厄普頓的到來促成了憑直覺的人和受過訓練的人的密切合作。厄普頓買來儀器測量電阻和電流,並計算如果他們在多個電路上通過用100伏的電壓送1安培的電流,來點亮100瓦的燈時會產生的結果。答案是,燈絲的電阻會高達100歐姆。這樣,白熾燈光就可能維持下去,而且隻會消耗很少的能量——也省掉了鋪設銅芯電纜的考慮。節省的規模使得兩個人都大吃一驚:他們隻需要低電阻係統裏銅絲的1%。
愛迪生在1879年為一隻高電阻的電燈申請了專利。他們現在要做的一切就是尋找一種不被氧化但又有高電阻的燈絲,然後對它進行加熱,使它盡可能不接觸空氣而防止被氧化,直到在燈泡裏變白發光。(全部!)燈絲和真空證明一切比愛迪生所希望的還要更難捉摸。他放棄了碳絲,因為它很容易被燒毀;一小股鉑金絲電阻很小但不會氧化,所以似乎最有可能持續發光。他們把鉑絲弄成螺旋形,來增加它的電阻,但這是一項細致而危險的工作。有一次灼熾的鉑燈絲濺到愛迪生的頭上,曾使他暫時失明,從晚上10點到第二天早晨4點,他遭受了“地獄般的痛苦”,最後服用了大劑量的嗎啡才睡著。
另一件讓愛迪生頭疼的事(總是讓人如芒在背地對他的天才提出懷疑)是那些投資者們公開說,要看著愛迪生用了5萬美元讓他們得到了什麼。在4月中旬,勞裏帶著這群人走進那間黑暗的實驗室。實驗室的牆上有12隻鉑燈絲電燈串聯在一起。愛迪生讓約翰·克魯齊慢慢地打開電流。助手弗朗西斯·傑厄(Francis Jehl)回憶道:“我看見那些燈的顏色變成櫻桃紅,聽見愛迪生先生說,“增加一點電流,”然後燈開始亮起來。後來又增加了電流……接著一隻燈就像一顆恒星一樣發出了光,然後噴出一股煙霧,車間陷入一片黑暗。”巴奇勒把這隻破燈換掉,幾分鍾後又發生了同樣的事。要不是勞裏的雄辯和約翰·皮爾龐特·摩根的堅定,那群人可能就真的心灰意冷了。
他們沒有發現溫度過高的華萊士發電機的耐用性,當時還沒有哪一台發電機能持續不斷地發出高效率的電流並足以維持高電阻的電燈發光。讓華萊士生氣的是,愛迪生告訴世界他正在設計一種新發電機。結果就是腿上有線圈的兩塊圓柱形兩極磁鐵,看到它讓人聯想到一個橫臥的女人,所以有人稱其為“長腿瑪麗安”(對外公開時被改為“長腰瑪麗安”)。經證明其有效發電率是90%,比在使用中的那幾台原始發電機要好兩倍,但是愛迪生仍然不能讓電燈亮上“一兩個小時”以上。在反複單調的手工抽氣後還是有太多的空氣被留在了密封的燈泡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