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次拚搏得勝,泰德·特納都會從縈繞於懷的記憶中獲得一分救贖。
埃德·特納在53歲自殺時,他原本想把特納廣告公司(Turner Advertising)留給泰德。這是美國東南部最大的廣告公司,在好幾個城市都有業務運營。埃德拖到最後一刻而又顧慮重重,他不顧兒子的反對,把在亞特蘭大收入頗豐的物業賣給他生意上最好的朋友,明尼阿波利斯的羅伯特·內格勒。埃德希望兒子去念哈佛大學,但是從佐治亞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泰德去了布朗大學,埃德對於兒子在那裏主修古典文學驚駭不已,他寫了一封刻薄的長信去斥責兒子,說他在跟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之類的“老私生子”廝混(“你能同這些人用希臘語進行交流嗎?”)。泰德在那裏隻是跟女人廝混過了頭,他被踢出了布朗大學。
他學他父親生意上的東西倒是學得快。他很快跟貼海報、發傳單的人打成一片,爬梯子、釘釘子也不含糊。他高6.2英尺,瘦瘦的,活躍,愛交際,藍眼睛小而有神,能很滑稽地從微笑一下子變成大笑。他對出售廣告位興致很高。他在成為梅肯(Macon)的分公司經理後,不到兩年,讓分公司收入翻倍。不過,他的心可能有點兒野,埃德認為他不能駕馭擴張中的公司。而泰德確信他可以做到。埃德死後,他的顧問兼會計歐文·梅佐警告說泰德不具備全麵接管的實力:“你不具備你父親那樣的個人信貸額度。你隻有24歲,銀行不了解你。除此之外,我們有不動產稅務問題,外加上特定的合同規定……即便有些事情很容易,但你已經無法依靠你父親。”但泰德根本不聽這些。
“泰德·特納一定是瘋了。”
他飛到棕櫚灘請求內格勒撤銷交易。內格勒拒絕了他。泰德從機場給亞特蘭大公司去電話,下令開始把亞特蘭大所有租約轉到梅肯辦公室。隨後,他解雇了亞特蘭大租賃部所有被認為是內格勒手下的人。據傳記作家克裏斯琴·威廉斯透露,泰德還威脅說,除非內格勒態度和緩一些,否則他就要燒掉所有的記錄。他最終說到做到。泰德·特納收購了競爭對手,擴張了生意,此前沒有人認為他能成功。1968年,他在查塔努加進軍廣電業,花30萬美元買下了“美國最糟糕的廣播電台”,他很生氣,要是他搶先一步,他會以更便宜的價格買下來。他用富餘的廣告位為廣播電台打廣告,在買下傑克遜維爾(Jacksonville)和查爾斯頓(Charleston)的廣播電台後,他也如法炮製。
有位叫傑克·賴斯的亞特蘭大煤炭商人在亞特蘭大有一家超高頻(UHF)電視台(WJRJ 17頻道),這個台沒有收視率。要收看這個頻道,正如他們所做的,就得擺弄電視機頂上的天線搜來搜去,但在亞特蘭大地區隻有5%的地方接收效果好一些。那時隻有3個全美聯播的商業頻道,為什麼17頻道一籌莫展呢?因為信號弱,17頻道成為亞特蘭大5個電視台中最不理想的一個。每個月要虧損5萬美元,累計虧損已超過80萬美元,隨時都有可能關門大吉。排在第4位的電視台(WATL)屬於聯合廣播公司(United Broadcasting),他們準備開展超高頻電視播放,結果虧損了5000萬美元。狀況就是如此,1969年,當泰德說他意欲收購17頻道時,公司全體主管反對——你對此或許不會感到驚訝。原來的廣告-廣播電台公司現在叫特納通信公司(Turner Communications)。歐文·梅佐辭職。1970年1月,泰德·特納通過與傑克·賴斯置換股票,以實現不用現金就能擁有17頻道,交易額達250萬美元。他要賭別人都失敗的公司他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