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馬迪安確信睡上一覺,困惑便會迎刃而解。但他醒來後什麼想法都沒有。第二天,他們重新聚集到一起沉思,沒有人能想出原因。直到戈德史密斯這個素食者,告訴達馬迪安:“或許因為你太胖了。”他的腰腹著實不小,而且因為身體導電,也許達馬迪安的大塊頭導致的阻抗和能量吸收使天線過載。他們需要一個瘦小一些的誌願者。所有的目光都投向明可夫,但沒有人明說。明可夫當時26歲,畏縮不前。大家以科學的名義、以子孫後代的名義、以名利的名義懇求明可夫,但都不奏效。戈德史密斯不善言辭:“拉裏,快鑽進那個該死的機器。”明可夫告訴他們:沒門兒。
實驗品人:左圖:1977年7月2日,原本不情願的勞倫斯·明可夫最終同意鑽進達馬迪安的實驗裝置,接受有史以來第一次人體全身掃描。右圖:冰上明星南希·克裏根正在檢測其受傷的膝蓋,他因對手揮舞壘球棒而受傷。南希複原後勇奪奧運銀牌。
1977年7月2日,也就是最初的實驗失敗一個半月後,明可夫告訴達馬迪安他願意冒險一試。半夜時分,明可夫脫掉襯衣,鑽進紙板線圈裏,套上後還挺合身。隨著明可夫被塞進磁體,達馬迪安對戈德史密斯說:“噢,邁克,這些年你一直想得到拉裏,如今終於如願以償。”笑聲打破了緊張的氛圍,隨後,他們都盯著示波鏡。突然,示波器獲得一個信號。明可夫的身體起了作用,發射出無線電信號。明可夫心想,掃描可能會持續幾分鍾。達馬迪安則另有主意。他讓木板條兩頭各站一個研究生,不斷地告訴他們:“把他朝右挪一英寸,再……”他們每兩分鍾記錄一次數據,然後把明可夫再挪動一英寸,沿一條線逐點掃描,橫穿胸部。對達馬迪安來說,這還不夠。他們把明可夫前後移動,掃描更多的線,一個點挨著一個點。整個過程中,發冷的明可夫還必須舉手抱著頭;否則,他們會丟失線圈信號。每次明可夫垂下手臂,戈德史密斯就大喊著逗他。一小時後,達馬迪安懸了一根繩子在機器前,明可夫得以抓著休息一下。到兩小時,達馬迪安讓大家歇一會兒。明可夫吃了一個冰激淩,繼續不屈不撓地堅持下去。淩晨3點,明可夫冷得挺不住了,堅決要求穿上襯衫;挪木板條的研究生也挪了幾個小時,疲憊不堪。達馬迪安仍不罷休。到了7月3日淩晨4點45分,快5個小時的時候,他才大發慈悲。他已經把明可夫移動了106個不同位置,每個位置讀取了二三十個數據。戈德史密斯把數據繪到繪圖紙上。他基於儀器讀數繪出了圖像,這是第一張活人胸腔的圖像。戈德史密斯在他的筆記本上寫道:
不可思議,大獲成功!
達馬迪安點燃一支雪茄,拿出一瓶白葡萄酒。成像那天是7月3日,剛好趕上在東部寇各他妻子的娘家舉行盛大的獨立日野餐會。參加慶典的人受到款待,大家分享了明可夫的內心感受,還有戈德史密斯根據無線電數據繪成的圖片。達馬迪安的妻子唐娜說:“我從沒見過他這麼高興。”
致命的顏色:不同類型的磁共振成像儀器能幫助診斷疾病。第一幅圖像是腦瘤的標準磁共振成像。第二幅圖像為磁共振灌注成像,疊加了血液流動後的成像。達馬迪安的夢想是通過核磁共振分析人體的化學成分。第三幅圖像是磁共振波譜顯示出不斷增加的變形,表明那個腫瘤是惡性的。
盛宴一散,達馬迪安就坐下來為《生理化學與生理物理》(Physiological Chemistry and Physics)學刊寫了一篇論文。他急切地想要發表,他對向更知名的刊物遞交論文感到擔心,擔心其成果被人據為己有,特別是自從勞特伯爾和曼斯菲爾德處得到更多的資助後。1977年7月20日,達馬迪安借助一家公關公司,召集了20名記者到他實驗室。新聞稿摘錄如下:“達馬迪安博士最終成功地取得了在癌症檢測領域的重大醫學突破,無須拍X光片,無須動大手術。在這個新聞發布會上,出席者將為這項技術應用於活人作證。人體將被送入這個巨大的磁體進行斷層掃描,在視頻屏幕上會形成世界上第一份活人器官的圖像。”這份聲明太言過其實了,與其說是達馬迪安對他已經完成的工作的陳述,不如說是他希望儀器將來能實現的效果的描述。當記者們發現沒有活人掃描,隻有兩周前做好的那張明可夫胸片時,他們立刻不耐煩起來。一位本地電視新聞記者當晚說:“在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上,達馬迪安看來正在做一些非常過分的聲明。”這位記者引用了業界幾位專家的匿名意見,“如果真能做到,那很了不起。這需要進一步調查了解”;“無法檢測到惡性腫瘤”;“沒有公布其細節”。《紐約時報》刊登了一個頭條新聞“紐約研究人員聲稱核磁技術能檢測癌症,但招致諸多懷疑”。原文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