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雷蒙德·達馬迪安(4)(2 / 3)

昨天,紐約市的一位醫療研究人員在新聞發布會上宣稱,他已經開發出“一種新技術,無須開刀就可以檢測出人體內任何地方的癌症”。然而,在當天稍後的采訪中,他收回了他已經在一個癌症患者身上使用過該技術的聲明。另外一些癌症專家表示懷疑,懷疑這種技術尚未達到能夠用於診斷癌症的階段。

該報道描述了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是如何撤銷對達馬迪安的支持,引用國家癌症研究院發言人拉裏·布萊澤的話:“我們認為核磁共振在診斷方麵沒有什麼前途。”

許多看過達馬迪安圖像的研究人員都對他表麵上看來過分的聲明迷惑不解。“第一張MRI圖像遠比當時已有的CT圖像要粗糙。”這是達馬迪安告訴我們的。許多研究人員都認為沒必要對如此有前途的成像技術提供支持。達馬迪安因其具有預見MRI潛力的才能而備受祝福和咒罵。這種不確定不斷激勵他向更高的目標前進,這也使那些缺乏他那種先見之明的人認為他瘋了。惡意的《紐約時報》報道達馬迪安患有中風。

還是有點點滴滴的祝賀到來。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發現維生素C的生物化學家艾伯特·聖捷爾吉(Albert Szent-Gyorgyi)寫道:“我為你的驚人成就感到高興。”愛德華·珀塞爾寫道:“祝賀你,我會保存這張圖片作為永久的紀念,很少有人能預見新興物理的廣泛應用。”NMR業界競爭對手,來自諾丁漢大學的研究員們慷慨地寫道:“你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進展。或許有些人會因嫉妒而痛苦了。這是一項重要成就,是朝著把NMR成像應用到醫療儀器的進程中有價值的一步。”在2003年與勞特伯爾分享諾貝爾獎的彼得·曼斯菲爾德寫道:“祝賀你取得了一項非常出色的成果。”後來,他評論說:“達馬迪安所貢獻的成果是不朽的,這讓你不得不欽佩他。他注入了自己的思想,並且努力實現了這些成就。”(1978年4月,彼得爵士成為實現人體掃描的第二人。)

這些讚美實在太少了。勞特伯爾告訴克萊因菲爾德,他不會過多地去想那張圖片:“這項技術本身就是一條死胡同。搞起來很慢,而且產生的分辨率很低,不足以使圖像輪廓分明……”達馬迪安的技術的確不如勞特伯爾的技術——正如勞特伯爾的技術比曼斯菲爾德的技術稍遜一籌一樣,但二者又都不及厄恩斯特的技術,阿伯丁大學的研究人員借此把技術向前推進了一步。但是達馬迪安先拔頭籌,沒有任何幫助,沒有任何資金。他不得不按愛迪生的方式宣傳自己,因為沒有其他人宣傳他,也沒有人重視他。唐納德·霍利斯談及這第一份圖像時說:“僅僅是一種宣傳手段而已。技術不足以好到掃描大活人。我看不清那張圖片。我斷言他搞不出人體圖片。”然而,任何住院醫生都能識別出那是人體胸腔圖像。明可夫檢驗過,人們也檢驗過,霍利斯明擺著錯了。不久之後,他放棄了科研,養雞養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