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昂納德·瑞吉奧(Leonard Riggio,1941~):他的創新首先是規模。這個要靠打工供自己念大學的年輕人在大學書店做店員,最終成為全美最大的書商,旗下有1000家連鎖書店。靠邁克爾·米爾肯為之籌措資金,他把巴諾書店(Barnes &;Noble)發展為連鎖書店企業,提供上百萬本圖書。書店裏提供星巴克咖啡、快餐、雜誌和舒適的座椅。鮑德斯連鎖書店(Borders)以城市公共書店引領了書店業新概念,但是瑞吉奧通過很多營銷創新使之深入人心。他的第二個創新是書商涉足出版業——重版版權開放的經典書目。(其他獨立小書商很難與之競爭,但個性化服務的小書店仍能生存,很多人偏愛去書店翻書買書。)
約翰·D·洛克菲勒(John D.Rockefeller,1839~1937):石油巨子。曆史上最富有、最有權勢的人之一。他的創新在於認識到了:盡管成千上萬的勘探者都在打井采油,但真正的財富蘊藏在煉油環節。洛克菲勒創建了龐大的垂直集成煉油公司——標準石油公司(Standard Oil),到1878年,該公司壟斷了美國95%的煉油業。1911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裁定標準石油公司違法壟斷,將其分解。他的子孫仍然主宰著石油產業。
朱利葉斯·施密德(Julius Schmid,1865~1939):1938年,《財富》雜誌稱朱利葉斯·施密德為避孕套業的“老前輩”,但沒有提及他是一個已被定罪的罪犯——他因兜售避孕用品在1890年被安東尼·卡姆斯托克的警察拘捕。這個半身不遂的德國猶太人在1882年移民到了紐約,那年他17歲。赤貧的他倚著拐杖蹣跚前行,最終在一家燒瓶套廠攬到了一份活兒。在那裏,他發現一樣違法但有利可圖的、用動物皮來做的東西。於是他籌資建廠來生產這種東西,隻希望不至於因此被監禁。這家工廠成了後來世界上最大的避孕套公司之一——他創立了拉美西斯(Ramses)和謝赫(Sheik)兩大流行品牌。他最偉大的發明是製造了橡膠避孕套。到1918年避孕套合法時——法官裁定其可以用來防病、避孕——施密德已經把避孕套銷售給盟軍,但不是美軍,在法國前線的美軍說要靠“道德自律”。結果幾乎10%的軍用品都是為了應付性病。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政府吸取了教訓,指定施密德的公司為美國軍方提供避孕套。
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1953~):市場營銷人員。咖啡廳在意大利的受歡迎程度激發了他。他把星巴克(Starbucks)這家西雅圖的咖啡零售商,改造為遍布全球的、咖啡癮君子們的會所。
查爾斯·施瓦布(Charles Schwab,1937~):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把運營費用削減到華爾街同行的1/4,使經紀人公司大眾化。他的三條核心原則是:無建議、無懇請、無傭金。客戶都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舊式的經紀人公司、舊式的銀行,在它們的體製內做了大量無效率的事情。”施瓦布說。他的舊金山公司很快裝備了信息技術,成為第一家網上經紀人公司。獨立投資人都團結在施瓦布周圍,使“嘉信理財”成為美國最大的經紀人公司之一。
倫納德·休恩(Leonard Shoen,1916~1999):U-Haul國際創始人,締造了自行搬運產業。在他的孩子們奪權之後,他卷入了一場官司,被指控涉嫌謀殺。他在拉斯韋加斯死於車禍,也有可能是自殺。
小阿爾弗雷德·P·斯隆(Alfred P.Sloan Jr.,1875~1966):當阿爾弗雷德·斯隆接管威廉·杜蘭特(William Durant)的通用汽車公司時,公司股價暴跌、管理混亂。在皮埃爾·杜邦的協助下,斯隆通過協作式分權使公司獲得了新生。獨立的部門向不同的消費群銷售不同的汽車,但都組合在公司協同互利的基礎上。斯隆是每年推出新車型引領需求的先驅。到20世紀20年代末,他的戰略構想是“為不同資金狀況和目的的人們量身定製汽車”,以取代福特T型車的無差別理念:“你可以選擇任何你喜歡的顏色,隻要是黑的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