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回:上)近佛寺尋訪未果 五蘊洞得遇高僧(2 / 2)

這時,急匆匆的小和尚停住腳步,他輕輕地將食盒放在地上,一貓腰鑽入山腳下的草叢中,嶽飛心中一驚,莫非是他發現自己不成,但他又一想,即使發現自己,何必把食盒放在地上,也許是內急,想到這,嶽飛藏好身形,仔細觀瞧,工夫不大,小和尚從草叢中拖出一條月牙小船,另一隻手拎著一根竹竿,小和尚將月牙小船放入湖麵,又將食盒穩穩地放在船艙內,自己站在船心,竹竿點地,小船緩緩地駛向湖心,這下,嶽飛可傻眼了,跟蹤到現在,不成想,卻被湖水阻攔。

有些懊惱的嶽飛來到小和尚拖船的地方,原來,山腳下的有一個山洞,山腳下雜草和雜樹叢生,很難被人發現,嶽飛心想:既然跟不上,那我就幹等,今天與你耗上了,我倒要看看你什麼時候上岸。等嶽飛再回到湖邊時,小船已經接近瀑布,不錯眼珠盯著小船的嶽飛,忽然看不到小船的蹤影,這讓嶽飛心中大駭,不好,小船被瀑布衝翻,小和尚不會有事吧!可他又一想,南方人極富水性,估計小和尚不會有事,隻可惜了食盒中的飯菜。

夜越來越深,雨越來越小,溫度卻越來越低,落湯雞似的嶽飛感覺到陣陣寒意,百無聊賴之際,嶽飛找尋一個既隱蔽,有便於觀察的地方,利用逍遙派內功心法活動周身大穴,以此來驅寒避濕,足足一個時辰,嶽飛寒意退去,衣服上冒著熱氣,這時,嶽飛又看到湖麵上有個黑點,黑點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晰,沒錯,就是小和尚,此時,雨完全停下,小和尚也摘去蓑衣蓑帽,雙手握住竹竿中部,左右不停地點擊水麵,這回,小船像一支離弦之劍,迅速回到岸邊,上得岸來,小和尚依然將船拖入雜草叢中,借著雨地的滑濕將小船推入洞中,然後,放好竹竿,拎上食盒,張望一番後,向近佛寺方向走去。

待小和尚遠去,嶽飛如法炮製將小船拖入湖中,站定船心後,依著小和尚的做法,竹竿點地使勁將小船推離岸邊,小船剛剛離岸,沒容嶽飛站穩,小船像一匹脫韁的野馬不停使喚,翻向一邊,手拿竹竿的嶽飛不自覺地跌入水中,好在岸邊的水不深,原來看著別人劃船,是那麼的輕靈自如,到了自己手中,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嶽飛從水中爬起來,將船拖到岸邊,倒盡船艙裏的水,再次將小船推入水中,這次,他變得聰明了,沒有急於將小船推離岸邊,而是在小船中來回試了幾點,覺得自己所站是最佳位置,他才用撐杆點地,小船果然不像剛才那樣難以駕馴,就在他收回撐杆時,小船還是翻了,這讓嶽飛明白一個道理,找到小船的中心點是個關鍵,但身體的平衡更是關鍵。

想到這,嶽飛沒有氣餒,他再次滔盡船艙裏的水,第三次登上小船,竹竿點地後,他身體保持原樣不變,把握好平衡度後,小船果然穩穩當當地離開岸邊,他沒敢直接駛入湖心,繞著湖岸行駛一段,確認小船不會再翻,才將船駛向對麵的瀑布。

雖然沒有翻船,但小船的速度無法與小和尚相提並論,搖搖晃晃之間,小船與瀑布接近,站在船上,嶽飛也看不出有什麼出奇之處,黑暗之中,飛懸的瀑布宛如一條玉帶,隻有瀑布落下的地方,浪花飛濺,其他地方還算平靜,嶽飛想不明白,小和尚為什麼會在瀑布前突然消失,又為什麼在瀑布前忽然出現。

即使嶽飛行的再慢,也還是來到瀑布近前,在沒有弄明白之前,嶽飛不會驀然靠近瀑布,他左瞧瞧,右看看,小船在瀑布前打轉轉,就是不知道小和尚是如何消失的,他回望自己藏身的地點,估約一下小和尚失蹤的位置,然後,他來到瀑布的左側,心想,小和尚大概就是從這個位置消失的,難道瀑布後麵有什麼蹊蹺,對了,瀑布飛流,卻不見湖麵漲高,水流到什麼地方去了呢?瀑布後麵肯定有河流,否則,幾百丈的湖麵,如何能盛下日夜不停地瀑布;是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今天我嶽飛豁出去了,縱然是九死一生,也要一探究竟。

嶽飛橫下一條心,竹竿點水,小船晃晃悠悠衝向瀑布,瀑布的衝力,加上劈頭蓋臉的泉水打在嶽飛身上,讓他激靈靈站不穩身形,小船隨之翻入水中,閃念之間,嶽飛一手牢牢抓住小船,這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湍急的水流瞬間將他連人帶船衝的老遠,幾度沉浮之間,水流開始平穩,人和船似乎擱淺,潔白的湖麵在這裏變得黑咕隆咚,好在船還在身邊,竹竿還在手中,腳已經落在一塊石頭上。嶽飛定了定心神,明眸視之,他所處的位置是一山洞,幽幽的山洞好像沒有盡頭,落腳的石頭好像是瀑布衝刷過來堆積而成。要想前行,必須借助小船,嶽飛用竹竿量了一下水深,竹竿能夠落地,但仍然比人高出許多。

嶽飛小小心翼翼地站好身形,用逍遙派無相功中的“倒轉乾坤”,將小船翻了過來,利用竹竿點地的力道,飄身船上,此時,他不敢用力,隻好使用“踏雪無痕”的輕功,立於小船之上,然後,慢慢拔起竹竿,輕輕劃向洞穴的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