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謝謝你的愛:全職媽媽有多難(1 / 2)

有人曾經在母嬰論壇做過一個調查,調查的目的是想知道究竟有多少職業女性曾經憧憬過做一個全職媽媽,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全職媽媽,調查結果顯示,憧憬過做一個全職媽媽的比例在70%以上,但隻有26%的人真正實現了自己的憧憬。

說到全職媽媽這個話題,不少人都顯得猶豫而感慨,盡管絕大多數的媽媽都十分了解全職媽媽對孩子的益處與重要性,但是,社會壓力以及家庭條件往往讓憧憬無法成為現實。

生下格格的那一年,格格媽正好30歲,格格還沒到百天,她就休完產假要回單位上班了。說實話,格格媽不想扔下那麼小的格格回到工作崗位上,她很想把母乳喂養堅持到底,也很想親自陪伴格格的成長,可是格格爸說:“你不工作的話,家裏就少了一半的收入,我們的房子剛買不到三年,每個月都得還銀行按揭,再說養個孩子得花費不少錢,我們還得為她將來的教育金做儲備。沒有錢,這些問題怎麼解決呢?”這番話說得格格媽打消了做全職媽媽的念頭,隻好繼續回到工作崗位上奮鬥。

格格媽上班的時候,格格是由奶奶照顧的,奶奶身體並不是太好,照顧格格沒兩個月,自己就累病了,格格也患了一場感冒,在醫院掛吊瓶哭得聲嘶力竭的,把個格格媽心疼得不行。可是沒辦法,她不能為了照顧格格就辭職啊,格格爸說的也對,沒有了工作,家裏的經濟出現問題怎麼辦?沒折,格格媽隻好讓婆婆回家休養一段時間,又花錢請了個保姆。最初那幾天,格格怎麼也不適應,保姆一抱她她就哭,隻有在媽媽懷裏才能安排下來,一家人又哄又抱的折騰了一個多星期,總算才勉強適應了。可是沒想到好景不長,那個保姆阿姨帶了格格兩個月之後,即將麵臨春節到來,她提出要回老家去過年,大概有半個多月都來不了了。格格媽一下子蒙了,要是三天五天的,自己還能騰出休假來應付應付,可半個多月的時間都沒人照顧格格,這可怎麼辦呢?想讓婆婆來幫手,又怕再把她拖病了,格格媽想來想去,隻好給自己老家的媽媽打電話,讓格格的外婆過來。格格的外婆其實在老家也有任務,格格有兩個哥哥,孩子都正上幼兒園,每天要人接送,為這個,格格還和嫂子吵了一架,鬧得滿心不愉快,總歸讓她鬆一口氣的是,最終格格外婆還是來了。

現在,格格已經一歲半了,除了格格媽,她最黏的就是外婆。說到早些年關於做全職媽媽的理想,格格媽還是覺得有些遺憾,她說格格雖然被外婆照顧得挺好,但是畢竟老人有時候還是會溺愛孩子,比不上自己親自教育來得更科學,但是相比較那些把孩子放到老家交給父母照顧,一年才和爸爸媽媽見一次麵的作法,她已經覺得很幸福了。

說到有沒有後悔自己沒有做全職媽媽,格格媽若有所思地想了想以後,輕輕地笑了。她說,全職媽媽其實是不少媽媽的理想,但是真正能夠做到全職媽媽的人並不多,而且做全職媽媽也確實存在很多困難,當初她準備做全職媽媽的時候,就遭到了來自各方麵的阻力和反對,讓她一度感覺很有壓力,所以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她又說,希望社會和家庭能夠對全職媽媽多一些理解和包容,畢竟,全職媽媽也是一種需要付出勞動和努力的工作。

專家提醒:

談到“全職媽媽”,很多職業女性都會色變。這是一個讓人左右為難,而且尷尬萬分的話題。生存壓力、經濟來源、職業規劃、個人發展等等都會隨著“全職媽媽”這個角色而遭遇種種難道。那麼,究竟是什麼絆住了我們走向“全職媽媽”的腳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