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謝謝你的愛:全職媽媽有多難(2 / 2)

一、家人和朋友的不理解

盡管社會已經越來越包容,但是說到“全職媽媽”,很多人還是會把這個名詞和“全職太太”、“家庭婦女”聯係起來,認為“全職媽媽”就是不勞而獲,依靠家人養活的人。也有人認為“全職媽媽”就是一種無能的表現,因為找不到工作或者無法適應工作的壓力才會選擇辭職回家。

見招拆招:

其實,全職媽媽並不是受人歧視的弱勢群體,要知道做一個全職媽媽同樣需要付出勞動和努力,照顧孩子是個大工程,全職媽媽應該得到大家的尊重。

二、沒有經濟收入向家人要錢

由於沒有工作,全職媽媽失去了穩定的經濟收入,生活費、日常開銷都會伸手向家人索取,變得被動。很多媽媽在辭職回家以後就不得不開始了節食縮食的生活,因為囊中羞澀,不僅不再逛商場SHOPPING,就連逛美食店的愛好也忍棄了。

見招拆招:

也許片麵看來全職媽媽並不能體現出其價值,但是全職媽媽有更多的時間養育孩子和收拾衛生,能夠讓丈夫回到後看到幹淨舒適的場麵,這同樣也是一種付出。

三、失去個人發展

說到全職媽媽,大多數職場女性最擔心的一點就是會與社會脫節,失去個人發展機會。確實,生孩子和照顧孩子需要花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就算不辭職回到家裏,也同樣會因為孩子而分身乏術,工作起來感到吃力、困難。

見招拆招:

離開職場是短期的,也是階段性的,相比較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在職場打拚,做全職媽媽反而能夠讓人更專心,也更安心。個人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等到孩子上幼兒園以後,媽媽們照樣可以開創自己的新天地。

四、沒有社交圈

既然做了全職媽媽,那就很容易陷入凡事圍著孩子和家庭轉的局麵,失去和朋友聚會的機會,也失去自己的社交圈,久而久之,也可能會導致性格變得孤僻、內向。

見招拆招:

媽媽同樣可以有媽媽圈子,樓下花園裏帶孩子散步的媽媽和親子班裏的家長都可以成為全職媽媽的朋友。隻要有心,和以前的同事朋友通個電話,發條短信也是完全可以的。

溫馨貼士:

對於那些最初沒能成為全職媽媽,卻對全職媽媽十分憧憬的職場女性,我們這裏也給出了相應的心靈小貼士:

1、不做全職媽媽不代表無法親力親為的照顧孩子,利用後下班後的時間和休假時間,一樣可以做一個和孩子親密接觸的好媽媽。

2、沒必要因為自己不能隨時隨地的照顧孩子而感到遺憾,要知道,工作也同樣是一種付出,它所創造的經濟效益能夠為孩子的成長實現更多的價值。

3、即使不能辭職親自照顧孩子,也千萬不要把孩子送到其他城市交給老人,隻要條件允許,盡量把老人接到自己所在的城市來照顧孩子。

4、想要進行進修、學習的媽媽們,可以利用晚上孩子入睡之後的時間進行學習,周末也可以讓家人抽出時間來代為照顧孩子,但是不要因為忙碌而疏於和孩子接觸。

5、不要把工作中的情緒帶回家裏,也不要把一些負麵情緒發泄在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