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可愛的孩子哇哇墜地之後,所有的媽媽最為關心的話題就是他們的健康。從嬰兒期到幼兒期,每一個孩子都像一枚嬌嫩的花朵,需要媽媽的用心嗬護和精心照料,養育孩子是一門大的學問,而對於那些每天守護在孩子身邊的全職媽媽們來說,她們不僅僅擔負了照顧孩子的責任,也擔負起了為孩子的健康保駕護航的責任。
怎樣才能夠讓孩子少生病,甚至不生病,這個每個媽媽都會關心的話題。做一個合格的媽媽,不僅僅要具備科學的育兒觀,還應當懂得一定的健康和醫療知識,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加全麵的保護。
還沒生女兒之前,小穎是個連自己也照顧不好的女孩,談戀愛那會兒,總是大軍照顧她比較多,等到結婚了,懷孕了,意識到自己要做媽媽了,小穎這才開始覺得自己應該獨立了。生下女兒之後,大軍心疼小穎上班太累,於是幹脆讓她辭職回家專心照顧孩子,小穎也舍不得剛出世不久的女兒,於是開開心心回到家裏做起了全職媽媽。
剛開始那段時間,小穎簡直忙得一團糟,多了個孩子,每天就多了不少事,常常顧了這頭顧不上那頭,每天都忙得暈頭轉向的小穎甚至覺得帶孩子比上班還要累上十倍。好在婆婆退休了,時常過來幫小穎搭把手,也時不時教她一點經驗,慢慢的,小穎帶起孩子來才開始像模像樣起來。不過,女兒兩個多月的時候,不小心患上了濕疹,倒是把小穎急得整整兩天都沒有睡好覺。那是夏天的時候,天氣熱,小穎根據婆婆的叮囑每天早上抱著孩子在樓下花園裏的樹蔭下坐坐,據說曬曬太陽可以補鈣,可是沒想到一個星期下來,女兒臉上卻長出了大塊的紅斑,而且變得特別愛哭鬧起來。抱去醫院一瞧,醫生說是濕疹,開了些藥讓回家自己擦一下,雖說醫生也強調了濕疹不是什麼大毛病,但小穎還是擔心得不行。女兒每天夜裏又哭又鬧的,她就抱著女兒在客廳四下裏走走,輕聲哄她入睡。濕疹事件過好,小穎累了個半死,卻從此之後多了一條經驗,那就是學習育兒的健康知識。為此,她專門買了一本書,認真研究起小兒常見的疾病和防治方法起來。
那之後,女兒七個月的時候又出過一次急疹,這次小穎就顯得有經驗多了,全家都忙著把孩子送醫院的時候,小穎卻根據女兒的症狀判定這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曆的急疹,於是她提議觀察一天再說。在小穎的堅持下,家人同意把孩子交給她照顧,一天之後,在小穎的細心照顧下,女兒就退燒了,燒退之後出了一大片疹子,果然是書上說的“急疹現象”。為此,小穎長長鬆了口氣,多虧沒有盲目送女兒就醫,不然,路上來回路途遙遠顛簸不說,醫院裏病人多,交叉感染的機率也大,孩子很容易就會病情加重。這次事件之後,不光是大軍,就連婆婆也開始對小穎刮目相看了,大家都說小穎變了,做了媽媽之後開始變得沉穩、利落起來。
說到自己的改變,小穎微微一笑,她說:是全職媽媽的生活改變了我。每天和女兒在一起,她有任何不舒服都會讓我牽腸掛肚,照顧好她,讓她每天開開心心,健健康康的,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了。
媽媽錦囊:
不少媽媽都認為,兒科醫生在孩子的健康問題上才是最權威的專家。盡管這種觀點看起來沒錯,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媽媽才是陪伴孩子最密切的人,孩子出現什麼問題,第一個發覺的多半都是媽媽,如果媽媽能夠做到及早發現問題,及早解決問題,才能為孩子的健康保駕護航,也能為醫生提供更多的診斷依據。所以,在孩子的健康問題上,媽媽們的知識掌握同樣很重要。
一、你必須了解嬰幼兒的常見疾病
對於每一個孩子來說,有些常見疾病如感冒、發燒等是避免不了的,作為媽媽,一定要提前了解,掌握護理知識。要知道有些疾病是沒有必要急於送去醫院的,在患兒較多的醫院,極易造成交叉感染,反而對患病的孩子不利。在這裏推薦一本比較實用的書,由鬆田道雄編寫的《育兒百科》,這本書裏有非常全麵的嬰幼兒常見病及護理方法,目錄劃分非常方便媽媽們查找,是本很實用的健康叢書。
二、家中常備醫藥箱,以備不時之需
有了孩子的家庭,最好在兒童醫院為孩子開一些常用藥,如:感冒藥、咳嗽藥、退熱貼、下火藥等等。因為這些病症都是常見性的,一旦孩子有不適,媽媽能夠第一時間進行處理,這樣能夠起到積極的防治作用,也不會在遇到麻煩的時候手忙腳亂。不過,在用藥的時候,媽媽們一定要記住不要盲目和亂作主張,有些比較複雜的病症還是要請教醫生後再確定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