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愛是尊重:做寶寶最貼心的朋友(2 / 2)

三、和孩子的朋友做朋友

要想取得孩子的信任與喜愛,就應該嚐試和他們的朋友做朋友。全職媽媽們通常都有很多的時間在家裏,可以利用這點優勢舉辦家庭活動,做一些好吃的,邀請孩子的小夥伴們一起來參加聚會,和他們一起做遊戲。當你和孩子的朋友成為好朋友,孩子自然也就會把你當作是最好的朋友了。

四、關注孩子的愛好,並且對此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有的孩子喜歡畫畫,有的喜歡音樂,有的喜歡運動,也有的孩子喜歡玩電子遊戲。其實不管是哪一種愛好,隻要不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媽媽們都應該給予鼓勵,並且表示出深厚的興趣。僅僅在口頭上鼓勵孩子好好學習是不夠的,如果媽媽們可以親身參與進去,和孩子一塊進行,更能夠得到孩子的認可,也更能夠激發孩子的興趣。比如畫畫,孩子在進行的時候,媽媽可以在一邊調們顏料或是幫忙上色,這些都是和孩子增進感情的好方法。

五、模仿孩子的喜好和動作

對孩子來說,模仿是他們特有的一種本能,孩子喜歡模仿成人的語言、動作和行為,那麼,反過來,媽媽也可以通過模仿孩子的喜好來和他們交朋友。比如,和他們穿一樣的衣服,模仿他們常有的動作,和他們一塊玩怪獸超人的遊戲,在模仿中自然而然的和他們成為朋友。

六、言傳身教,用技能誘惑孩子

如果媽媽本身就會一些技能,比如彈琴、繪畫或是唱哥,那麼就可以利用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去吸引他們的關注,讓他們產生學習和模仿的興趣,從而在教會他們學習的過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友誼。

七、陪著孩子入睡

睡眠是孩子最放鬆的時刻,和媽媽一起入睡,能夠帶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臨睡前和孩子講講故事,陪他們聊聊天,都是拉近彼此關係的不錯的方法,看著孩子入睡也能給媽媽帶來心靈上的滿足上愉悅,是件增進親子關係的事情。

八、理解和鼓勵孩子

在孩子的成長當中,最好的禮物是鼓勵和誇獎,適當的鼓勵和誇獎能夠幫助孩子獲得自信心,也能夠促進親子關係。在孩子感到猶豫和困惑的時候,多鼓勵他們能夠為他們帶來更大的動力,而當孩子順利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誇獎也會為他們帶來成就感和滿足,孩子會更願意和這樣的媽媽在一起。

專家提醒:

有這麼一個故事:在聖誕節的晚上,有一位媽媽帶著4歲的女兒去參加一個派對,派對現場非常熱鬧,有豐富的食物,精彩的演出,還有很多衣著光鮮的客人。媽媽興高采烈地和朋友們打著招呼,她以為女兒也會很開心,但4歲的女兒卻坐在地上大哭起來,把鞋子也甩掉了。這個媽媽氣憤地把女兒從地上拖起來,訓斥之後,她開始蹲下來給女兒穿鞋子,在蹲下來的那一刹那,媽媽驚呆了:她發現在女兒的視線裏,看到的全是晃動著的屁股和大腿,而不是自己剛才看到的笑臉、美食和鮮花。這個時候,媽媽才明白女兒為什麼不高興,原來孩子的視線和角度和成人所看到的世界並不一樣,在成人們俯視他們的時候,往往感受不到孩子的世界,也體會不到他們幼小的心靈,隻有蹲下來,才能感受孩子的世界,才能學會理解和尊重。

作為媽媽,都會希望能夠和孩子成為知心的朋友,那麼,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才能為孩子提供輕鬆、愉快、和諧、平等的氛圍呢?專家總結了以下幾種家長類型,是不受孩子歡迎,也是不值得提倡的。

1、權威型

這種家長是說一不二的,在他們眼裏,父母是孩子是管教和服從的關係,他們認為孩子就應該全聽父母的,而很少過問孩子的想法和感受,這種家長會讓孩子屈從於被動的地位,沒有自由發言權,往往會覺得壓抑,容易形成膽小、怯弱,沒有主見的性格。

2、管教型

這樣的家長總是把孩子的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標準,每每關注的重點在於孩子考得好不好,而不是孩子究竟對哪些事物感興趣。過份的關注成績會讓這種家庭中成長的孩子養成虛榮的性格,過於注重結果,而忽略過程,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凡事喜歡爭強卻不注重過程。

3、嚴厲型

這類家長性格往往比較內向,喜歡擺出一副嚴肅的麵孔來教育孩子,家庭氣氛也比較沉悶,在這種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心靈得不得會展,容易形成孤僻、內向的性格,長大後也不善與人相處,比較多愁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