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引領管理升級

管理會計

作者:鄒誌英

舊常態轉變為新常態,必然會遇到一定阻力,而企業要實現轉型和發展,也必須在管理機製上轉型。新常態下,如何建設管理會計體係,則有助於企業的管理升級。

1.以成本管理利潤最大化為切入點。新常態打破了中國經濟必須高速增長的慣性思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市場在資源配置上起著決定性作用,市場格局出現了一輪結構性調整,在新的市場環境下,成本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盈利水平,進而決定了企業的命運。因此,圍繞企業經營發展中成本管理的問題,要利用管理會計的思維和方法打造符合企業實際的管理會計體係。筆者認為: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和控製體係,設定成本的控製目標;其次是堅持從源頭控製成本的思想,提升產品競爭力;再次是打造基於企業戰略基礎上的“戰略、業務、財務和人力”四位一體、融合發展的全麵預算管理體係,並利用全麵預算管理這一管控工具,實現對成本的全方位、全過程控製;第四是堅持成本管理以價值管理為核心“從源頭切入,全過程控製,各環節考核”的原則,不斷提高成本管理的精細化水平。

2.以全麵預算管理實現融合發展掌控全局。作為管理會計的重要內容,全麵預算管理的核心是以企業的戰略為前提,實現“戰略、業務、財務和人力”四位一體、融合發展。企業實施全麵預算管理的目的:一是要明確企業的戰略目標;二是要建立共同遵守的行為規範和業務流程;三是對企業的運營過程進行事前、事中、事後的控製和監督,及時發現執行中存在的偏差並進行糾正;四是合理配置資源,為績效考核提供依據。由此可見,在新常態下,全麵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尤為突出,企業應該重視和組織好全麵預算管理的實施工作,因為全麵、係統、體係化的全麵預算管理工作,可以助力企業強化成本費用管理,建立起內控和經營分析與預警機製,掌控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提高效率,降低風險,提升企業管理的總體水平。

3.為績效管理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績效管理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工作。據筆者了解,目前我國多數企業的績效管理仍停留在考核層麵上,並陷入了“隻考不管,考而無用”的困境。因此在新常態下,構建靈活的績效管理機製,充分調動和保護企業員工的積極性,是企業管理轉型和機製創新的重要課題。一個完整的績效管理體係應包括:績效目標、溝通反饋以及考核評價等內容,績效管理不僅要重視考核的內容和流程,更要關注實際效果,通過全員參與將考核、執行和反饋有機地結合起來。在製定和設計企業的績效管理體係時:一是績效目標的設定要具有彈性空間,留有餘地;二是要分清楚企業業績構成的原因,區別市場環境因素和主觀努力業績之間的關係,避免剛性約束機製影響員工努力的積極性;三是完善企業的績效管理與信息化建設,結合管理會計工具運用,建立全員、全麵、獎懲並舉的績效評價。

4.創新管理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新常態下,隨著經濟改革的深化,市場活力增強,為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提供了機遇。總體上看,在重視節能、環保等宏觀經濟政策環境下,高耗能、低價格惡劣競爭態勢將會得到遏製,追求質量可持續發展的企業,生存環境將得到進一步改善。新常態為企業的技術創新、管理轉型提供了難得的有利環境。同時,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智能化技術及新材料的蓬勃發展,為企業技術創新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企業應積極研究並運用這些新技術,激發激勵企業內部自主創新行為和科技人員的創新激情,根據市場需求,通過開發智能化信息、創新生產工藝流程、研發自動化控製技術等,來提升產品和服務的技術含量,大力提升企業的生產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