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陳列,一門增加“吸引力”的學問(2 / 2)

5.粗淺使用入店緩衝區

將知名品牌櫃、彩妝櫃置於門口,以增加吸引力的道理,許多店都能照葫蘆畫瓢,卻忽略了門口區糟糕的銷售環境;另外,緩衝區應有的特殊照明,展示堆頭的使用,減速道具的使用,這些細節還少有人重視。

6.忽視商品的自我表現

倡導顧客自主自選,優化選購環境,減少推導,減少銷售對人員的依賴,店鋪都明白這個理,文章卻沒有做到最需要表現的商品上。

優秀的商品本身就極具吸引力,而毫無個性的量販式陳列、用於引導需求的輔助道具的匱乏、導購語言(寶貝描述)的不被重視……各種平庸的設置會埋沒掉商品的光芒。

陳列重點?視覺中心?主題式表現?這些高大上的東西離大部分店家還太遙遠。化妝品店陳列的整體性落後,原因可以歸納為三點:

一是對店鋪定位的理解過於片麵,都過度仿照了超市量販式銷售和陳列的方式;

二是對商品本身的重視和尊重不夠,換個角度,也是對消費者的尊重不夠;

三是店鋪的品牌化之路才邁出不遠,在百貨、服裝、珠寶等行業傲嬌的陳列師崗位,在美妝行業裏卻還被兼做理貨員使用,對陳列的重視還很輕薄,所以好的陳列教學、人才就很少。

03

陳列提升銷售的作用原理

陳列為什麼能對銷售起作用?

特別的吸引力

別致的門頭、櫥窗,明亮通暢的環境,搶眼的堆頭和布置,擁簇的人頭,這一切營造出的視覺氛圍,都能讓路過的人駐足側目,進來一探究竟——提高進店率。

方便性與比較

品類集中陳列的好處,就是在局部實現了品種的聚焦與豐富度,讓顧客產生采購的“專業感”和商品的“豐富感”;同時便於“同類比較”,顧客對於沒有“比較物”的商品,心裏總是帶有下決心的“遲疑”和選購的“遺憾”,唯有通過自己不斷對比後的判斷,才能發出“嗯,這就是最好的”購買決心——提高成交率。

新鮮感的緊迫

經常去的館子,每次去的主推菜色都不一樣,或總是有新菜品出現,顧客會感覺“菜很新鮮”、“味道特別”,甚至對下次來店充滿“好奇”與“期待”;猶如每天更換服裝讓人覺得精致講究,視覺上的新鮮感總能直接刺激到人的意識。經常逛的店,如果每次都發現商品的花樣不一樣,同樣會讓人感覺這家店商品“更新很快”、“賣得很火”,假如不及時出手,下次可能就買不到了——促進成交率。

明確區域與層次感的熟悉度

任何人到陌生的環境中,都會有不安情緒並保持警惕感,這大大影響了銷售的可能。相比導購的引導,熟悉的環境讓顧客的自由瀏覽更無顧忌;歸納出條理清晰的商品區域與層次感,讓顧客更容易找到所需;方便感會加速促進習慣的養成,加快顧客對環境的熟悉。因為熟悉,能帶來更多的安全感和自信。大麵積賣場越發需要強烈的層次感,照明、色彩、牆體造型、道具、特殊區域……各種設置劃分出的層次感,讓顧客有明確的位置感。為顧客帶來選購便利,促進自主選購的習慣,促進她對店鋪及商品位置的熟悉——提高返單和客單價。

優勝劣汰引發新陳代謝

突出暢銷的商品,淘汰滯銷,結構不斷調整,優質品種不斷豐富……商品的更替與調動,店鋪的商品管理都是在日常的陳列工作上表現——提高坪效。

進店率、成交率、成交數、客單價、連帶率等,所有陳列的設置最終都能為這些營業數據起到幫助。比如:

動線設計——提高在店鋪裏逛的時間,充分展示商品,提高成交量;

商品搭配——提高連帶率;

減速道具——增加在店鋪裏逛的時間,觀察商品更仔細,提高成交率;

導購與輔助道具——突顯商品價值與特色,提高成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