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改製企業的企業文化轉變曆程的幾點思考(2 / 2)

要從戰略高度看待黨組織的功能開發問題。在改製企業環境,黨組織已經不可能全盤包攬企業所有事務.而必須有所側重,有所選擇,根據國家法律和政策規定,發揮自身功能優勢。這在許多改製企業中,往往會出現兩種極端情況。

一種是黨組織對企業發展過度“指手畫腳”。改製企業必須要處理好黨組織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與支持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獨立運作之間的關係。黨組織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是保證黨組織在改製企業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關鍵。但是,這種參與並不是對企業具體事務的幹預,而是對那些關係到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落實,帶著原則性、方向性、全局性、長遠性、關鍵性的問題。

另外一種是黨組織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意識,有一些存在完全“放手”不負責任的工作態度,或者直接就是缺乏人文關懷和換位思考,工作形式簡單粗暴。現在一些改製企業黨組織的負責人認為國有企業改革後隻強調經濟利益,追求利潤最大化,而工作表現好壞和經濟考核指標完全能夠反映這一點。

三、創建學習型企業文化

中國有句老話“活到老,學到老”,對於企業而言同樣如此:創建學習型企業,是企業培養人才,不斷增強創新能力,全麵提高企業整體素質和實力的重要手段。企業完成主輔分離、輔業改製後,在經營理念、經營機製、管理製度、市場競爭意識、服務意識等方麵尤其是市場競爭力上需要進行較大程度的轉變、創新和提高。通過培養創新性人才和培育學習型企業文化,提升改製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增加市場適應性。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唯一持久的競爭就是人才和創新能力的競爭。學習、創新、發展是一個不斷遞進、相互支撐的過程,學習是創新的基礎,創新是企業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企業學習與創新的過程就是一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體現。

四、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係

一說到改製,自然想到的就是創新。機製、體製創新了,企業的文化也必然創新,否則就會阻礙企業的發展。但創新不是對以往文化的否定,而應該是在積極繼承基礎上的創新。企業改製的目的是為了再生,通過用諸如成本、質量、服務、速度等方麵的業績進行衡量成就,從而對企業過程進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關鍵性的再設計,這個過程絕不是對既定的現存事物進行膚淺的改寫或調整修補,或者幹脆將先前的企業文化一刀割斷,而是拋棄所有的陳規陋習,與其中優秀的原有文化傳統相銜接,在繼承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和發揚。

參考文獻:

[1]張希金.改製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應著重處理好三個關係[J].大慶社會科學,2002,(6).

[2]李英偉.改製企業如何發展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0,(5).

[3]金哲.關於改製企業文化建設的思考與探討[J].價值工程,2011,30,(19).

[4]張冠男.當代中國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問題的哲學思考[D].吉林大學,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