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公眾人物對大學生價值取向的影響(1 / 2)

公眾人物對大學生價值取向的影響

高教改革與發展

作者:丁霄曉

摘 要: 公眾人物以其相對獨特的身份及自身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特點,通過一定的媒介,將自己所代表的事物、精神、價值等方麵平麵化、直觀化,從而實現人的心理和行為的轉向。隨著公眾人物在各領域的影響力愈發強大,盲目追求公眾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學生的判斷能力,對大學生的人生價值取向產生深刻影響。而大學生作為建設未來中國的主力軍,他們對價值取向的方向的選擇無疑也影響著中國未來的方向。因此,對於公眾人物對大學生價值取向的影響的研究具有深刻意義。

關鍵詞: 公眾人物 大學生 價值取向 影響

一、關於公眾人物的界定及大學生價值取向的分析

1.公眾人物的依據標準

公眾人物的依據標準主要是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同時對進入公眾視野懷著自願的心態。而這裏的知名度是指不僅局限於被全國人民知道,在一定範圍內為人們所知曉的,也能稱為公眾人物。並且不僅具有好名聲的能夠成為公眾人物,臭名昭著也同樣能成為公眾人物。所以,這裏的公眾人物的知名度的認定應該采取客觀公正的評定標準,以受眾的共同認識來判斷。懷著自願心態進入公眾視野是指主動地投入公共爭議,並意圖影響公共爭議的解決結果,以及主動通過其他途徑吸引公眾的注意。

2.大學生價值取向分析

新時期我國大學生的價值觀表現出新的特點,變動性、相對性、矛盾性是變化的主要特征。且當代大學生值取向存在價值認知模糊、價值評價偏差、價值認同失衡、價值觀念錯位等問題。

二、關於公眾人物對大學生價值取向影響的分析

1.公眾人物對大學生價值取向的正麵影響

從理論上看公眾人物對大學生價值觀的涵化過程包括信息的注意、信息的選擇、信息的理解、態度的改變。信息的注意分為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不斷擴大的公眾人物部隊,無形中使大學生不僅有意識地對聲色圖畫的絢爛多彩產生注意,同時被動地無意接觸大量信息,如各種與美國影視劇相關的街頭廣告和電視中的廣告。信息的選擇是指大學生對其所傳達的信息的選擇和接收,這些是對其內化為意識觀念的前提。依據涵化理論,大學生更傾向於接觸與原有態度、和自己價值觀相吻合的信息,避免不合己意的信息。當代大學生對公眾人物本身的認同感較高,因此他們會更傾向於對公眾人物所傳遞的信息進行接收。理解層麵是建立在受眾已有的經驗和自我認識上的,大學生缺少社會經驗,對自我的認識不全麵客觀,因此對公眾人物所傳遞的信息會加入自己的主觀想法,對公眾人物所傳達的信息具有整合作用。我們對生活就應該持有不畏挫折、積極向上、充滿信心、不斷進取的樂觀主義價值取向。保持樂觀主義的人生觀在麵對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挫折時,能對身心健康和個人發展起到極好的作用。但是現在很多大學生並未真切感受到社會環境的多方麵因素對人的行為的製約,很少有機會磨煉意誌,所以很多大學生心理素質不夠成熟,承受能力差,心理調試能力不強,甚至常常出現消極鬱悶的情緒。現在很多公眾人物以其正能量的形象,傳遞給人們正麵信息。比如現在很多影片總是以大團圓結局,影片中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總能夠憑借不畏挫折、積極向上的精神實現人生價值,為世人所敬仰。又比如《極品飛車》中主人公托比·馬歇爾,從喪父之痛到為朋友、自己的榮譽而戰,麵對征戰路上敵人的無端阻撓,甚至索命,他憑借自己充滿正能量的、無懈可擊的精神及一次又一次的對對手的不計前嫌,最終取得成功並抱得美人歸的美好結局,給觀影者留下的不僅是積極正麵的帥哥形象,更是一種麵對困難不畏艱險的精神的傳遞,予以大學生觀影群更正麵的形象。

2.公眾人物對大學生價值取向的負麵影響

公眾人物在傳播信息、引導輿論、服務社會等各個方麵的作用不可否認,且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中,公眾人物無法避免地受到社會、個人等方麵的利益影響,而這些更加不可避免地對大學生的價值取向產生負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