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如何增強高職院校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有效性(3 / 3)

為此高職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需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職業道德課程從廣義上說應當是一種實踐課。高職院校職業道德相關課程需要多設計一些課堂實踐活動,通過多種方法創設情境與營造氛圍,使學生把一定的職業道德認知與相關職業道德情境有機結合,生成實際體驗,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判斷和選擇能力,而必要的知識學習要以鮮活的案例為載體,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在學生的情感、態度上下工夫,使師生間發生有效的情感關聯,感情做足了,才能實現一種引導能力,才能深化至體驗。第二,以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為條件和載體,把職業道德培養與專業技能鍛煉相結合,讓學生的職業道德認知在職業性、社會性和專業性環境和過程中得到提高和深化。無論是頂崗實習,還是專業實習實訓等特定的職業實踐,教育者都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真實的職業環境,觀察、思考、感悟現實中複雜的職業道德關係和意義,並及時進行反思和總結,提高對職業道德的認同;對學生麵臨職業道德兩難時產生的困惑要有針對性地及時引導,為學生搭建知行轉化的平台;在學生實踐結束後,還要關注和重視社會反饋,並對與職業崗位相聯係的評價給出意見和建議,通過對行為進行反饋評價幫助和促進學生獲得後續體驗,完善職業道德。

三、引入企業文化營建高職院校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精神文化環境,增強有效性。

學生的道德體驗、職業道德的形成都離不開校園精神文化環境的建設。優良的校園精神文化環境可使學生的思想得到引導,情操得到陶冶,學習得到激勵。高職院校具有“職業性”特征,校園精神文化環境理應突出“職業”這一特征,這樣就必須引入企業文化,才是完整的、有高職特色的校園精神文化環境。高職院校要真正使企業文化融入校園文化,為職業道德教育提供有效支持,所需最佳要素則需要教育者們精心組織和安排。

一是根據企業文化的特點開展校園精神文化環境建設。企業文化具有導向性、凝聚性和激勵性等特點,據此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應注重對企業文化特點的借鑒和整合,結合院校專業特點,積極主動汲取企業文化中的優秀要素,形成師生教工共同認同的價值觀,以此為核心打造能凸顯個性的校園文化氛圍和形象,增強師生教工的集體認同感和榮譽感,引導學生主動吸納優秀的企業文化提升自身職業道德素質,為職業道德教育奠定良好基礎。

二是充分利用企業各種優質資源進行校園精神文化環境建設。首先校園文化的物質載體應充分以現代企業文化理念為導向進行設計和宣傳,使學生從入學起就從一定宣傳氛圍中感受、了解企業文化,在對企業文化的認同中接受職業道德教育;其次是運用企業的團隊精神、品牌形象等優秀資源創新校園文化活動形式,開展諸如企業文化論壇、企業形象設計比賽、專業團隊比賽等活動,促進學生養成正確的職業價值觀;最後將企業文化追求先進、不斷創新、領先行業的理念融入校園文化,激勵廣大師生教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勤奮學習、開拓創新,豐富和拓展校園文化的內涵,使學生的職業道德品質得以熏陶。

參考文獻:

[1]劉驚鐸.道德體驗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斌.高職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理論與探索.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3]王暢.高職院校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有效機製構建研究.黑河學刊,2012(3).

[4]龔宏富.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問題分析與途徑探討.中國高教研究,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