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空間模型管理與模擬技術。
隨著這一技術的產生,使得環境監察工作從當前的“點”直接的拓展到了“麵”上,而且,還大大的提升了人員對諸多環境汙染事件的預測預報能力,十分有利於構建以環境突發事件服務為基礎的監察預報評估係統。
3、遙感技術的應用。
遙感圖像與數據在現代地理信息係統中屬於核心來源。遙感圖像是一種綜合性的地理信息源,涵蓋了諸多的地理要素,並且還是一種空間信息,使地理現象的空間分布有了真實可靠的定位、定量數據。遙感數據能夠對地理綜合體的形象以及概念進一步強化,並且,還全麵提供了有著全球性質的交織在一起的可見景觀實體影像。人地關係是複雜而又難分的,通過其中的相互依存及相互製約的關係,人們會由此及彼、由表及裏、超越直接的想象,憑借間接的標誌,從中得到較為豐富的二次信息。
所以,可將遙感定義為一種集運用物理手段、數學方法以及地學規律為一體的數據獲取技術。當前,遙感技術已經不隻是一個孤立的係統,實現了和全球定位係統、地理信息係統以及網絡技術密切結合的水平,能夠給環境變化研究工作提供多維和動態的網絡數據。
在環境變化監察中,應充分掌握與了解大氣層具有輻射與化學重要性的微量氣體在全球領域內的時空分布與變化趨勢,尤其是CO、CO2、N2O、CH4、SO2等。現階段,數值模式在環境變化研究中發揮著極為關鍵的作用,測量結果的水平分辨率要近似於現行的數值模式的水平分辨率。
通過以上先進技術的應用,不僅使得用戶可以及時的掌握了解到和環境狀況相關的地理圖件信息,同時,還可及時的獲取與其相關的報表、地圖、文字、多媒體資料(聲、視、動畫、圖像)等,從而讓用戶從更多的途徑對我國的環境質量實況全麵的掌握,把地理信息係統空間性與綜合性的優勢作用充分發揮。
(三)改進工作方式。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打破了傳統的空間概念,工作效率有了明顯提升,所以,企業機構、職工應與之良好的配合,從而適應快速發展的生產力。不斷強化區域、流域的監察分工合作,深入研究跨行政區域的監察力量與機構的整合及配置,確保環境監察實現規模化、專業化目標。
三、結論
綜上所述可知,在使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後,使得水、氣、固、噪聲等諸多的環境要素可以統一進行在線監察;能夠及時有效的分析與評價大氣環境汙染、水域流域汙染、重大環境事故、生物多樣性狀況、全球環境變化等方麵的信息;能夠增強辦公與管理效率;能夠使環境監察工作管理朝著標準化、製度化方向發展;當前,我們應加強環境監察管理的宣傳與教育力度,培養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推動環境監察信息管理工作的全麵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