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重視中學生物課德育教育的重要性(1 / 1)

重視中學生物課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探索

作者:李丁雲

中學生物學科擔負著促進學生全麵發展,培養社會主義建設合格人才的任務。生物教師既要教書,又要育人。重視生物課的德育功能,掌握生物學科思想教育的特點和方法,才能增強思想教育的效果。

一、教育內容的豐富性。中學生物學科思想教育內容的豐富性,是由生物的多樣性、分布的廣袤性和知識的跨界性所決定的。由於生物跟人類社會關係密切,人類社會不僅對人類自身,還必然會對生態係統帶來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因此,按照社會規範的思想標準和道德觀念就會更多地滲透在生物教科書中來,使生物學科比之其他自然學科思想教育內容更為豐富。其中有愛國主義教育、國情教育、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科學精神、方法和態度的教育等等。

二、教育途徑的多樣性。由於生物學科具有多種多樣的教學實踐活動,因此決定了這門學科有多種多樣的思想教育途徑。除課堂教學的主要途徑而外,還有實驗、現場教學、野外實習、生態係統的調查、參觀訪問、作物栽培、動物飼養等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教師不僅要研究課內,還要研究課外活動的思想教育特點;不僅要研究教材,還要研究實踐活動的思想教育特點。現將生物課的幾種教學實踐活動的主要思想教育內容有實驗課、現場教學、野外實習和調查、參觀訪問、栽培飼養等等。課堂教學是生物學科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徑,但是決不能忽視在實踐活動中進行思想教育,教師要充分認識生物教學的實踐活動對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要善於認識各種教學活動中最適宜的教育因素,並選擇恰當的時機進行教育。

三、教育方法的滲透性。生物學科的思想教育,不同於政治課、思想品德課,它是與生物學知識緊密結合進行的。這就決定了生物課思想教育的方法特點是:在生物知識的教學和技能的訓練中滲透思想教育。教師要在教學中實現科學性和思想性的統一,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政治導向、情感陶冶、意誌培養、道德規範。生物教學進行思想教育,要防止曾經出現過的兩種偏向:一種是脫離知識,“穿靴戴帽”,貼政治標簽。事實證明這樣做的結果會走向反麵;另一種是單純的知識教學,忽視生物課的德育功能,這方麵的教訓也是需要記取的。在生物教學中滲透德育,關鍵是找準知識傳授、技能訓練與思想教育的有效結合點。在實驗、實習等生物學技能的訓練中也要根據情境和問題,適時地滲透思想教育。

在生物教學中滲透德育要掌握好針對性原則。不同年級的學生和班級有不同的思想特點,對低年級學生重在提供生動的有思想意義的素材,偏重於事實教育。對高年級的學生仍要以科學事實為基礎,注意“畫龍點睛”式的思想升華。

四、育人效果的依賴性。生物學科的思想教育是通過生物教師去執行的,因此思想教育的效果依賴於生物教師的思想素質、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的水平。教師的政治態度、思想品德、意誌、情感,通過言傳身教對學生產生導向作用。生物課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依賴於教師正確的政治方向,飽滿的政治熱情,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對教書育人的高度責任感。

如果生物教師富於教學機智,就會善於根據教材和教學情境進行思想教育。教師的教學藝術水平越高,學生學習興趣越濃厚,思想教育就會理人而情動,最終促進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