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快樂體育(1 / 2)

快樂體育

教育探索

作者:柳建瓊

【摘要】本文對新的體育教育思想“快樂體育”,在學校體育教學中的實踐、運用,通過文獻資料法、比較法、邏輯分析法論述了在學校體育教學中開展“快樂體育”教育的必要性和一些自己實踐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快樂體育,教學思想,學校體育,運用

隨著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不斷變化,新的人才觀產生。因此對培養人才的教育也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教育觀產生。轉變體育教學觀念,讓體育教學走進現實生活,與學生的個性特點、生活需要、社會化進程緊密聯係 ,不僅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上體育課的積極性,而且對於促進學生身心全麵發展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新的教育觀和新的教學方法被引進和運用。我通過教學實踐,對快樂體育教育思想也有自己的幾點體會和總結。

(一)在學校體育中開展快樂體育的必要性

目前,快樂教育不斷被運用到學校教學中,這對傳統的學校教學模式產生強烈的衝擊。因此,把快樂體育思想融進學校體育教學中是目前學校體育發展的趨勢。而快樂體育教學是把運動中內在的樂趣,作為目的和內容來學習的一種體育教學形式。它強調快樂的學習情緒貫穿教學過程,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以此來達到讓學生熱愛體育,發展個性,形成積極樂觀與向上態度的多重目的。

1、傳統教學模式的特點。我國學校體育傳統的教育模式近半個世紀基本源自20世紀50年代前蘇聯教育家凱洛夫教育思想,重智主義教學流派 在學校教育中的再現,它強調教師、教材、課堂三中心論,主張教師主宰、師道尊嚴、實施成人化、公式化、和刻板化的教學,為此嚴重壓抑了青少年兒童活潑開朗、愛玩愛動的天性和本能,同時也壓抑了學生主體意識、個性特長,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發展,在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厭學情緒、逆反心理較為普遍,因此傳統式體育教學與現代教育觀和現代發展主流有較大的落差,明顯的錯位,並對教學主體產生負麵影響。

2、快樂體育教學實踐的特點

2.1重視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長期以來,學校體育教學和課餘活動,停留在傳遞式結構模式上,內容刻板,形式單調,方法簡單,缺乏生動活潑的氣氛。快樂體育強調體育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滿足學生的動機需要,並對學生的心理與情感帶來良好的影響。尤其關注不同運動項目各自獨有的樂趣體驗,強調要讓學生愉快地、自主地從事體育學習與鍛煉,從而體驗到從事運動的各種樂趣。

2.2快樂體育中尊重學生的個性,重視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快樂體育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確立每位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獨立自尊的人格地位。另外,快樂體育十分強調充分發揮學生現有的能力去從事、創造、享受體育運動,並在運動過程中自覺積極地發展體能和提高技能。

2.3快樂體育十分重視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快樂體育認為,體育教學是一種涉及認知、情感等方麵的人際交往過程。師生關係在這一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快樂體育十分強調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師生關係。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尊重學生的選擇,強調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往,形成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相互幫助、相互鼓勵的學習氛圍,從而使學生體驗到集體中人際關係和諧的滿足與溫暖。

2.4快樂體育強調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快樂體育不僅重視學生學習和掌握體育知識、技術、技能,而且更加重視學生通過自己確立目標,自我觀察,互相觀察分析,自己歸納去認識與把握學習的全過程,理解已學會的技術與新學技術 的內在關係,以及自己的身體、運動技能水平與新學技術的關係,從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自練、自評的能力,為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