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分析和思考“三電”課程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2 / 2)

(3)啟發型、討論型、小組式教學課程方法。課堂教學的組成要素是多方麵的,不僅僅是指教學過程,還包括學習過程。因此一堂課,應該要求教學過程與學生過程相輔相成,既達到教師的教學目的,也能夠實現學生的學習目的。

這就要求在“三電”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把一部分的主動權放在學生手中,作為課程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可以采用啟發、討論以及小組模式進行課程的開展。比如,采用啟發性的語言,引起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另外,增加問題討論的環節,可以以小組為模式,讓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的討論與溝通,找到長處,發現不足,使得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真正的實現“三電”課程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學過程與學習過程的統一。

(4)傳統課堂教學結合多媒體現代教學工具。隨著科技的進步與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也逐漸被應用到教育中來,比如課堂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投影儀、幻燈片、視頻、圖片等),不僅僅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師粉筆板書的教學情境,同時使得課堂教學豐富多彩,具有表象的視頻以及圖片,能夠直接刺激學生的眼球,增加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接受能力。但是,雖然多媒體教學應用廣泛,為教學帶來了方便,並不能夠直接完全接替傳統教學,應該結合傳統的課堂教學的經驗,利用多媒體教學的輔助優勢,因此能夠使得“三電”課程教學事半功倍,達到理想的課程教學任務與目標。

(5)與企業聯合培養,提供學生實習與工作機會。根據全國人大和中央對高職教育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要求,為了適應社會各行業發展對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增加電類專類的學生進企業實習的機會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麵,企業往往具有一整套的完善運作生產體係,能夠使得“三電”課程的教學真正的在生產實踐中得到檢驗,做到學以致用。另一方麵,增加與企業的聯合培養,使學生在生產實踐中得到鍛煉,對於特別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能夠提高實習和工作的機會。這不僅對於高職學校的發展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另外,能夠為社會培養所學的高質量專業技術人才,為社會做出貢獻,對於學生以後的就業和發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3 總結

綜上所述,隻有結合高職教育的現狀,根據電類專業以及學生的特點,結合國家對高職教育的要求,在高等職業教育這一學校背景下,充分的思考並反思,改變教學模式,分析三電”的課程教學方法與改革手段,這對於高職教育的發展以及該專業學生以後的發展,都是迫切需要的,而且對於高職教育適應時代形勢的變化,逐步發展,培養人才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前景廣闊。

參考文獻:

[1] 劉景夏,朱寧一.電類課程課堂教學設計的探討與實踐 [A].中國電子教育學會高教分會 2012年論文集 [C]. 2012.

[2] 胡澄 , 張兆東 , 張靜 . 電類課程創新教學的探索 [A].中國電子教育學會高教分會2011年論文集[C]. 2011.

[3] 唐樹森,李維.電氣信息類專業基礎課程綜合改革的研究與實踐[A].電子高等教育學會 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C].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