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工學結合”模式的高職院校改善實踐教學軟環境研究(2 / 3)

(三)實踐教學機製薄弱或貫徹不力。工學結合下學生參與頂崗實習的實踐教學過程需要一個完善的機製。據調查很多高職院校對學生校外頂崗實習的實施機製都偏向表麵化,不夠深入。頂崗實習手續繁多,實訓指導教師積極性不夠,實訓質量缺乏考核標準。目前,大多高職院校對實訓教學效果的考核缺少切實有效的方法,缺乏創新,一般隻要學生參與了實訓過程,完成了實訓報告,都能取得合格的實訓成績,至於學生是否真的鍛煉了動手能力、達到了實訓目標,沒有一個嚴格的指標去考核。這些都會導致課程設置、教學管理、學習風氣等一係列問題。而在企業方,為財會專業學生提供頂崗實習機會本就不易,在具體實習過程有的安排了指導老師,有的就不安排,沒有一套嚴密的執行機製,學生也很難真正學到實踐經驗。在學生方麵,由於實踐機製的不完善,學生參加頂崗實習有的就是為了完成任務,或者是為了逃避課堂,根本就沒有實踐目標,實習期滿也就達不到實踐要求,變成了一種浪費。貫徹不力則是由於教學實踐機製太多條條框框,導致根本無法執行而變成形同虛設。機製的設立並不是麵麵俱到就是最好的,應該去除形式抓實質。

三、改善軟環境因素建設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的建議

針對上麵高職院校財會專業實踐教學情況,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實踐教學軟環境因素建設的重點應做到“以人為本”,從整個實踐機製的改革上實施突破。

(一)以“企業人為本”,要合理確定校外實踐教學內容,落實頂崗實習時間。要努力解決財會專業實踐崗位提供不夠的問題。高職財會專業實踐課時的安排有以下幾種途徑:

1、推動“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進一步發展,通過“引企入校”合作模式給學生提供頂崗實習機會。這種方式需要雙贏才能長存。一方麵學校要給企業提供各方支持,包括場地、資金以及合作開班等。企業方入校必須要有盈利才能合作,所以學校可以通過撥款給企業一定的財力支撐,也可以通過由企業開設培訓班的形式獲得資金收入,比如財會專業就可以開設會計從業資格證培訓班等。另一方麵企業會不斷給學生提供實習崗位。學生可以就近參加頂崗實習,並從中獲益。這也能促進高職學院實踐教學的較好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