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改善“硬”環境,服務高效課堂
目前,雖然大家已經認識到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性,但要讓其開展起來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硬件設施的不足。比如我校組建的微機室,由於學生多計算機少,上課時經常是兩、三個學生共用一台電腦,根本無法實現人手一機,部分學生隻能“望機興歎”。信息技術教學很難正常開展,更談不上去打造高效課堂。要想打造信息技術課堂的高效性,首先要做到人手一機(每台電腦要有顯卡、網卡、聲卡、硬盤和光驅等配件),由於機房電腦不帶聲卡,學生經常會抱怨無法播放音頻或視頻資料;其次,要有投影儀和黑板,在以往的教學當中,沒有投影儀,教師隻能通過一張嘴,無法進行準確的演示操作,有的機房甚至連黑板都沒有,在上理論課時,教師無法進行板書。
因此,我認為信息技術高效課堂如果要順利開展,機房硬件環境的改善事在必行,也希望在以後的學校建設中,我們的決策者們加大對信息技術教育設施的投入,不斷改善信息技術教育的“硬”環境,從而解決信息技術教育設施的“溫飽”問題。
總而言之,要上好初中信息技術這門課,真正實現信息技術教學的高效性,首先我們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讓他們不是單純的“玩”,而是帶有目的性的學習,從而使學生能夠學到計算機的實用知識和技能,具有良好的信息素養,實現信息技術課程開辦的目的;二是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多與學生進行積極互動、共同發展;三是充分考慮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等因素,根據課程本身的特征,充分利用靈活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培養學生的信息能力,將學生吸引到有意義的學習上麵來;四是在教學過程中多用激勵式評價;五是改善信息技術教育設施,為信息技術教學提供良好的“硬”環境。以上幾點是本人歸納的粗略的意見,有很多的不足之處,要打造成功的信息技術教學的高效課堂,還有待我們不斷去努力,去提升。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教基[2000年]35號文,2000.11
[2]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信息技術》(八年級上冊),項國雄,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