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獨立學院人文素質教育對策
大學的真正教育功能是對“人”的教育——教育應當著眼於一個人的全部生活,而領著他走人生大路,於身體的活潑,心理的樸實為重要“。(參見《梁漱溟問答錄》)那麼,大學應該如何加強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養,我認為我們可以嚐試著從以下幾點著手:
(一)轉變思想觀念,充分認識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重視人文學科發展,在課程設置、資源配置、經費投入、師資培訓等方麵保證人文學科的教學需要,在高校開設人文社科類必修課、選修課,尤其是曆史、哲學、藝術等人文學科課程,為大學生受到較為係統的人文素質教育奠定基礎。課程是讓學生獲得係統人文科學知識的主渠道。各學科除落實教學大綱要求外,還要挖掘本學科人文教育的因素,製定出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的具體目標和要求。這些目標和要求可分別由必修課和選修課來實現。
(二)提高教師隊伍的人文素養。人文知識是教師人文素養的基本組成材料,教師更應該廣學曆史,哲學,宗教,美學知識。現代教師的人文精神應該包括下麵幾方麵的內容:具有強烈的教育使命感與責任心;對理想不斷追求,並不斷立足現實自我反省;積極維護教育的公平與正義;以學生的生存與發展為本;以寬容之心善待學生。教師個人的人格魅力,如強烈的責任感、崇高的敬業精神等,對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有著不可忽視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活躍校園文化氛圍,凸顯校園文化的功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實現高校人文素質教育引導和文化啟迪的主要形式。校容校貌、標誌性建築、優雅的人文環境以及文化沙龍和各種高品位的藝術演出等,都能給大學生美的熏陶,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獨立學院在努力營造濃厚人文氛圍的同時, 還應力求校園文化活動的專業化、 精品化和特色化。使大學生在良好的人文氛圍和環中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提高素質、升華精神。
結語:我們在探索不同的人文素質教學方式不可否認,但是為了獨立學院更好地發展,我們必須有長遠目標,“走出去”,與更多的學校聯合開展人文素質教研會,同時“引進來”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己,人文之路,隻有注重雙素質培養,才能使我們上升到教育的巔峰。
參考文獻:
[1]王愛民.關於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思考[J].德育研究.2007,26.
[2]盧曉.關於獨立學院人文素質教育的思考[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29(增刊).
[3]胡誌華.論獨立學院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J].文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18(3).
[4]朱聲媛.獨立學院人文素質教育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0(7).
[5]倪莉.淺談獨立學院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途徑[J].高校講壇,2010(3).
[6]張小滿,馬巧梅.獨立學院人文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J].教育探索,2012,5,25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