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校學生幹部培養
素質教育
作者:熊輝
【摘要】在高校工作中,學生幹部一般是高校教學與管理等工作的積極組織者和主要參與者,是學生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保障學校穩定與和諧發展的重要力量。培養高素質的學生幹部隊伍是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內容,新形勢下學生幹部培養的意義重大,是確保高等教育目標實現的保障之一。
【關鍵詞】高校,學生幹部,培養
一、高校學生幹部的作用
1、橋梁紐帶作用。學生幹部作為學生群體的代表,能夠在學校領導、老師和同學之間起著信息溝通、上傳下達的作用,是高校相關政策和規定的宣講員,同時又代表著同學們的利益,是學生心聲的“代言人”。同時,學生幹部還具有雙重身份,既是輔導員的“助手”又是“學生”的雙重角色,是高校學生管理部門和學生之間溝通的特殊群體。
2、模仿帶頭作用。學生幹部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身邊同學。作為學生群體的領導者,學生幹部更容易受到學生的關住,其言行舉止常常成為普通同學的品評和衡量對象。所以說一個好的學生幹部能夠通過自己行為得到同學的尊重,使別人感受到高尚的人格魅力,從而成為心中的楷模。同時,獲得肯定也能夠增強學生幹部的自信心,有利於其自身發展。
二、學生幹部存在問題
(一)忽視對專業課程的刻苦學習。有些學生幹部認為自己可以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再鍛煉自己的工作能力,所以把學生幹部工作放在第一位,並且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有時不惜為了工作而曠課,嚴重影響了專業課程的學習。事實上,學生幹部首先是學生,然後才是幹部,因此,學生幹部應該始終把學習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學生工作。
(二)“官僚”主義思想嚴重,不能以身作則。現在很多高校的學生幹部在工作中不能以身作則,以自己“管理者”的身份,忘記了自己是服務同學的意識,他們缺少與普通學生的交流,自我高高在上,覺得超越了其他同學,有的學生幹部甚至利用自己的特殊職位,犧牲同學的利益來謀取私利,形成了特殊的腐敗現象。
(三)動機上的功利化傾向明顯。盡管絕大數學生幹部當時競選的初衷是為了服務同學和鍛煉自己,但是還是有一些高校的學生幹部的任職目的相當明顯。當然也有一些學生幹部在認識上存在偏差,他們隻想借助學生幹部之名在評選獎助學金、黨員發展、就業等方麵額外獲得優勢。雖然學生幹部也確實有利用以上目標的達成,在某些方麵也會受到照顧,但如果一個人失去了應有的道德品質和真才實幹的能力,那就很難在如今社會上獲得亮點。
三、學生幹部所遇問題分析
(一)學生存在認識偏差。多數學生幹部都隻在乎自己是學生幹部的頭銜,都認為學生幹部就是能力和水平的象征,從而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以此作為權力的標誌,看作是以後畢業找工作的資本,而不是作為現在鍛煉自己工作和生活能力的崗位。
(二)學生幹部選拔和管理機製滯後。如今一些高校的學生幹部的選拔還是執行以往的老辦法。一種是根據短期的觀察在第一學期就直接任命的辦法。另一種就是采用學生投票選舉的形式。這樣的方法很容易形成“先入為主”的現象。學生幹部一旦確定以後,無論行不行都經過了一段時間後才知道,而此時學生幹部在學生當中已經有了一定的群眾基礎,在很多原因綜合考慮下,就出現了很多空閑的職位,以及在今後學生幹部換屆上也存在問題。
(三)學生幹部管理誤區
1、補償誤區。很多管理者認為學生幹部承擔了大量的學生工作,犧牲了學習時間,在獎學金、助學金、學生評優評先、學生推優入黨等問題上,學生幹部們往往能獲得在同等條件下的優先。但實際上,這造成了很多學生來當學生幹部就是抱著這個優先權來的,“為當幹部而當幹部”的現象普遍存在。其實,學生幹部對自身綜合素質培養機會本來就比普通學生多,平台也相對普通學生而言大得多。因此,這種補償機製的實施還有待進一步考究。
2、關係誤區。這一方麵主要是指學生幹部隻對組織負責,而不對廣大學生負責,很多學生幹部盲目得去完成工作,而並沒有考慮到工作方法的合理性,在很多時候甚至激化了與普通學生之間的矛盾,客觀上形成了與我們育人目的極不相稱的關係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