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本想低調處理晉爵之事,畢竟驟升國公,朝堂裏許多人都不服氣,甚至傳出聲音說他此番晉爵是“幸進”。
“幸進”是個貶義詞,不大好聽,解釋為“靠寵幸而進”,看他不順眼的自然是那些貞觀朝的文臣們,許多有從龍之功的老臣混到快進棺材了,也隻撈了個縣伯縣侯啥的,而李素,一個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居然一蹴而就當上了國公,人性裏的醜惡麵自然就不必掩飾了,朝堂裏非議頓起,流言紛紛。
如此情勢下,李素自然不可能大張旗鼓遍邀賓客慶祝自己晉爵,隻能努力讓自己變成小透明,暫時避一避風頭。
可惜老將們不這麼想。
李素認真說來算是軍方的人,不僅有個威震四方的大將軍舅舅,而且他自己也是戰功赫赫,從西州到高句麗各次戰役的表現,證明了他實實在在是個將才,隻有在這些久經殺陣的老將軍們眼裏,才看得出李素這些年立下的戰功多麼了不起,對他們來說,晉李素為國公正是實至名歸,當仁不讓。
於是老將軍們互相打了聲招呼,大大方方地組團登門慶賀了。
來都來了,當然不能讓這群老殺才原路滾回去,李素無奈之下隻好吩咐設宴,老將軍們的酒品沒一個好的,半斤烈酒下肚,李家前堂頓時飛沙走石,日月無光。
看著自家前堂如同被一群騎兵策馬踏過的狼藉模樣,不少名貴字畫瓷器化為碎片,李素忍著心痛,強擠著笑臉。
都是錢啊錢啊……
這幫殺才喝醉了為何要禍害我的名貴字畫瓷器?……你們去太宗陵墓前蹦迪呀。
薛管家踮著腳湊到李素耳邊,輕聲道:“公爺,那位武姑娘在咱家門口求見,還備了禮,說是恭賀公爺晉爵。”
李素笑容一凝,隨即笑道:“讓夫人去迎她,將她請入後院,我稍即便去。”
吩咐過後,李素仍坐在前堂,淡定地看老將們撒酒瘋。
反正前堂裏能砸的東西都砸得差不多了,隻能原諒他們咯,不然還能怎樣?
直到最後,喝得七葷八素的程咬金嚷嚷著讓人取來他的宣花大斧,他要舞斧給老殺才們助興,李素的臉色終於變了,急忙趁人不注意,悄悄溜出了前堂。
來到後院時,許明珠和武氏正手牽著手,聊得很開心,二女不時發出咯咯的嬌笑。
李素在廂房門前站了一會兒,然後抬步進屋。
武氏急忙起身,朝李素行了個蹲禮。
“奴婢恭賀公爺晉爵國公,公爺名揚天下,青史流芳。”
李素哈哈笑道:“武姑娘客氣了,你我不是外人,送禮慶賀什麼的,完全沒必要。”
許明珠朝李素頷首示意一下,然後識趣地告退。
屋子裏隻剩李素和武氏二人,氣氛忽然沉默下來。
丫鬟奉上茶水後,李素淺啜了一口,然後道:“武姑娘在宮裏日子可過得習慣?”
武氏輕笑,道:“身似浮萍之人,隻能隨遇而安,哪裏有什麼習不習慣,努力活下去便好。”
頓了頓,武氏神情漸漸縹緲起來,輕聲道:“要說習慣,奴婢這一生隻有在公爺府上那段時日最習慣,公爺府上的人,還有府裏的氣氛,跟公爺一樣都是幹幹淨淨的,在您府上不用提防任何人算計,也沒有爾虞我詐,隻有濃濃的過日子的味道,那段日子,連奴婢都覺得自己幹淨了許多,曾經有過一生便是如此的想法……”
李素淡淡道:“過怎樣的日子,是我們自己選的,你誌不在泉林,而在鍾鼎,既然選擇了,就好好過下去,你非尋常女流,定會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武氏眸光閃動,輕輕地道:“公爺不介意奴婢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李素笑道:“當然不介意,甚至說,我樂見其成,如果有一天你需要我的幫助,我也會幫你。”
武氏眼睛漸亮:“公爺說的真心話麼?”
李素點頭:“真心話,你與我皆是陛下身邊出謀劃策之人,我們的話對陛下都很重要,所以我們必須有溝通,也要團結,更要守望相助。”
武氏掩嘴笑道:“奴婢一介女流,可幫不了公爺太多忙。”
李素嚴肅地道:“我未來十年內有許多事要做,貞觀朝時對外征戰太多,消耗了大唐太多國力,如今民間處處貧苦,我要做的,是讓百姓慢慢富足起來,讓國力慢慢充盈起來,這是我未來十年最重要的事,我不想把精力浪費在朝堂宮闈的內鬥上,所以,武姑娘,我可以幫你,你可願幫我?”
武氏的神情也漸漸凝重起來:“奴婢自然願意全力幫你,可是,奴婢還有很多疑問,若公爺不能為奴婢解惑,奴婢寢食難安。”
李素笑了:“你說。”
“第一個疑惑,公爺說要幫奴婢,奴婢不太明白,你是外臣,而奴婢身在宮闈,外臣不得幹預宮闈事,公爺如何幫我?能幫我什麼?”
李素沉吟片刻,卻答非所問:“今日第一眼見到武姑娘,我便發現武姑娘眉宇間與往日不同,巧的是,我前幾日見到陛下,他的眉宇間也與往日不大一樣,嗯,有意思……”
武氏頓時臉紅,仿佛掩飾一般,不安地垂下頭。
李素笑了笑,道:“你與陛下日夜相處,公也好,私也好,發生點什麼很正常的,大家都是磊落漢子,你不用不好意思。”
武氏努力平複情緒,神情平靜地道:“公爺究竟想說什麼?”
李素盯著她的眼睛,緩緩道:“武姑娘所謀者,恐怕不僅僅是陛下身邊的幕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