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快板則是屬於演奏者的炫技部分,鋼琴伴奏在此時的作用就是把握住主要的節奏線條,使得這個部分快而不亂、條理清晰,使演奏者能夠迅速地融入到作品所要表現的狀態中。這個部分鋼琴伴奏主要就是節奏的把握和起到適時的點綴作用,對於作品的主題表現,主要還是在於演奏者。
鋼琴伴奏者自身一個良好紮實的鋼琴基礎是支持這一切的必要條件。鋼琴演奏基本功訓練,是鋼琴演奏必須掌握的基本演奏方法和基本技巧。我們要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練習,最重要的是講究練習質量,寧可進度慢一點,也要追求高質量的練習。此外,由於伴奏的是民族樂器,除了音階、琶音等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外,五聲音階也要適當熟悉一下。由於民族樂器的特性,對於純四純五度的音程也要有一定的敏感度。
具備了上述這些基礎條件和良好配合,剩下的重要一點就是精益求精了,這也是我們作為有著悠久曆史文化的中華兒女需要重視的一點——鏈接作品的藝術背景,仔細研究,反複體會。
了解這一藝術作品的藝術背景和創作背景對於作品的伴奏非常重要,這樣不僅可以使得現場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而且表達時會更符合作品的本意。鋼琴伴奏者對作品的理解程度深淺,直接聯係到整場演奏效果的優劣。鋼琴伴奏不僅是手指的靈活度,更重要的是有很強的藝術控製能力,這種能力直接影響伴奏過程中所使用技巧的發展、發揮與提高,自始至終引導演奏的全過程。這一點可以說是對鋼琴伴奏者的一個較大考驗。
作者的生平簡介也是我們的必修課,必須足夠重視。就如一個一生坎坷的作曲家,是很少能有大篇幅的明朗情緒展現的,即便是節奏明快的快板部分,也會隱隱有憂鬱的情緒伴隨其中。
要做好民族樂器的伴奏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有演奏者的存在,伴奏者在演奏效果上,包括音色、音量的控製,不能如演奏獨奏樂曲那樣子的“我行我素”,而是需要“因地製宜、量體裁衣”,雙方應對作品的表現達成共識。為了更充分地表現藝術形象,鋼琴伴奏應該在前奏處的先現就起到表現作品意境、調動演唱者情緒,從而達到感染演唱者和聽眾的作用。伴奏藝術是一門“合作”的藝術,伴奏者需要與民族器樂演奏者一起創造音樂的音響效果,隻有二者相互配合、相互傾聽,才能協調地發揮二者優勢,才能展現出歌曲的魅力。當然如果努力做到了,則對於自身來說將是一件受益匪淺的事情,不但有利於我們自身音樂技能的儲備,而且有利於拓寬本專業之外的知識。
鋼琴在給民族樂器伴奏的同時,對於自身的音樂素質也是一種提高,在對於作品的背景及內涵了解的過程中,作曲之中寫作手法表達的細膩、豐富的時代特色,對於的音樂素養本身就是一種積澱。對於作品韻律的研究、音色、呼吸與風格的把握也有利於對音樂更好地理解。對於旋律的把握,在伴奏過程中會有一個和對方默契度的訓練,這有利於我們對音樂敏感度的培養與提高,華彩部分就是其一。
更多地接觸民族器樂是我們了解這個擁有悠久曆史的多民族國家的途徑之一。雖然自己大學期間學習的專業是西洋樂器,但是繼承和發展本民族文化也非常有必要,更是一個當代大學生不可推卸的責任。平時與民族樂器的合作、伴奏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