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生成視角下的高中英語教學研究
外語教學與研究
作者:王旭
摘 要: 英語學習跟語文學習有所不同,英語是一門相對複雜的語言教學學科。當前高中英語教學的實施重點是必須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有效性,在建構和生成中學習新的知識和能力。教學生成能夠體現師生之間和諧平等的關係,在教學過程中起著重大的作用。本文從認識教學生成的意義和策略研究教學生成對高中英語教學的影響。
關鍵詞: 教學生成 高中英語 教學目標 英語教學
一、教學生成的含義
教學生成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改變自身的教學行為,及時調整教學程序,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在教學意義中得到最大影響力的過程。從哲學的相關解釋學上說,一切的活動都是生成的,並不存在預定的、原先就存在的,它就是一個理解的過程,是師生間通過交流和對話不斷進行融合和超越動態生成的過程。教學生成和生成教學有不同的區別和含義,教學生成在前,生成教學則在後,它們存在依存和聯係,形成自然循環的係統。
二、教學生成的條件
國內外學者的研究表明,從不同的角度對生成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從教學成果和效率看,一種則是師生發展角度。宋教授認為有效的教學是指學生的進步與發展,在老師傳授知識和技能等全麵過程中達到可持續的進步和發展。我們認為不僅要關注學習結果,更要注重學習的過程,使師生在教學中共同進步和發展。教學的有效生成是“看得見”的,是學生發展時的一種外部展現,體現教學質量的成長績效,在尊重學生自由權利、平等對話、寬容激勵的同時關注語言應用的效果。
高中英語教學應該促進教學生成,極大促進學生的建構。那麼教學生成的條件是什麼呢?我們主要從互動合作和問題探究情境兩個方麵分析,它們兩者同時發生,高度融合,缺一不可。
1.創設問題和探究情境。在教學內容上進行探討和組織問題,也是教學生成的主要因素。教師提出相關的問題,與學生進行同步思考,激發對問題的探究欲望,也讓學生有空間探究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語言能力。
2.互動合作。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老師應以學生為主體,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合作和協同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互動和合作密不可分,注重讓學生自由交流為主。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一些低效的課堂教學行為普遍存在,極大製約我國高中英語教學的發展。一些教師的教學目標不明確,而且對目標理解不準確。教學目標對教學活動有很強的領導型和規定性,從教學活動的目標出發,必須以教學活動為落腳點,使學生真正生成知識內容。所以需要倡導新型的教學生成視角,提高英語學習的計劃和設計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教學思維的發展。下麵我們從教學生成視角出發,研究和分析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三、教學生成的策略
1.生成目標策略。有效的教學目標是英語學習的重要內容,引導學生通過教學生提高英語學習的質量。如:Learn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is unit.這句話可以修改為:Understang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listening and reading.這就是教學目標的指向不明確、行為動詞的描述過於模糊和籠統。生成目標是教學目標的重要一麵,教學目標對教學活動有很強的引領性和規定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注重傳統,而應主動跟學生溝通和交流。教學策略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增強課程的意識,明確課程的目標,從而實現學習設計教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