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外語教學與研究
作者:張娟
英國著名語言學家和教育家亞曆山大指出:最終判別一個學生掌握一種語言的水準不是看他懂多少,而是決定於他能用多少。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愛學、樂學、善學,充分利用情景教學這一重要方法擴展教學形式,培養、維持和發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需要為學生提供逼真的語言交際情景,讓學生猶如置身於真實的語言環境中,產生一種運用英語的激情,從而更積極、主動、全麵地投身於課堂活動中,在感知、領會、模仿、練習的同時掌握知識,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情景教學是充分利用形象的教學手段,創設具體的生動的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根據少年兒童愛新奇、好動的特點,引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和運用語言的一種教學方法。小學生有較強的記憶力,好奇心特強,愛說愛動,這些都為學好外語準備了有利的條件。然而,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從思維類型上屬於直接感受型的,在養成新的語言習慣過程中母語環境對他們有妨礙作用,從家庭到社會,皆是母語環境,那麼如何克服以上不利因素呢?其中一條重要的教學措施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適當的情境,以利於小學生的外語學習。語言是一種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文化現象,它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語言隻有在生活中被使用才有存在的價值,使用語言的能力隻有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中才能得到鍛煉、培養和提高。語言是交際的工具,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交際能力。情境交際法之所以受到師生的普遍歡迎,是因為它能創設接近生活的語言情境,讓英語教學生活化,這是在英語教學實踐中經過實踐證明的。語言學家S皮特科德認為,學習第二語言就是在做著準備,以便為了一定的目的,以一定的身份,在一定的場合中使用所學語言。小學英語教學中情境的創設是在教學中把課堂設置成一定的場合(情境),讓學生擁有一定的身份(角色),達到一定的學習目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形成)。實施情境教學法,讓情境作用於人的感官,使人產生交際的動機和使用語言交際的心智活動,讓學生在富有情趣的師生互動中主動地接受和領會教材中提供的信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性運用語言的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往往有一個從“直接興趣”向“間接興趣”逐漸轉化的過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要結合這一基本規律進行“情境教學”。通過創設豐富多樣的有趣的真實情境,幫助學生始終處於興奮、活躍的狀態,促使他們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那麼,如何開展“情境教學”呢?本文著重從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各個教學環節的方麵進行闡述。
1.創設生活情境
英語是交流的一種工具。語言源自於生活,我們應該學以致用,將它更好地運用到生活中。既然沒有自然的英語學習氛圍,那麼,老師就應想方設法帶學生進入生活的語言環境。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記憶、運用。並且,在這樣輕鬆愉悅的生活情境中,英語學習才能變成快樂的事情。
例如,在北師大版小學英語教材的教材模塊設計中,第一模塊是單元課文,同時也是一個故事,在故事中包含了本單元重點詞彙、句型、語法等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大都使用情境教學法,將故事內容延伸,把學生引入故事的生活情境中。如在六年級上學期所學Unit 4 Choosinga Gift單元中,購物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老師就此延伸,把學生引入超市買東西的情境中,有一個售貨員,兩個顧客,讓學生思考,售貨員會說哪些話呢?同學們立刻興趣盎然,回答道:Can I help you?What would you like?Would you like some thing to drink?Wha tabout ...?然後,老師順勢繼續提問,那個男孩會說什麼呢?同學們踴躍舉手答道:1.I’d like ...2.How much are they?這樣是對課文、詞彙、句型甚至語法等多方麵的一個比較全麵的複習,並且是讓學生帶著興趣學習,也讓學生感覺到能夠學以致用。
2.多媒體教學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計算機技術被廣泛應用到了英語教學中,這在情境教學法中也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製作PPT,播放視頻,學英文歌曲等,多媒體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多媒體教學給學生留下了很直觀、簡單、深刻的印象。多媒體教學的應用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讓他們對這堂課感興趣,又可以充分將教材整合,使教材更符合學生的層次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