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本課堂中的學習小組建設策略(1 / 2)

生本課堂中的學習小組建設策略

教育教學研究

作者:錢君

在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小組合作學習是課改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近年來我校在課堂改革實踐中,課堂教學已實現了由“師本課堂”逐步走向“自主課堂與生本課堂”的華麗轉身,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實踐研究。生本學習小組是生本課堂的基本單位,是小組合作學習與探究的組織基礎。

一、小組的組建

1.小組建立

原則一:主要依據學習成績,初建學習小組,在學生相互並不了解的基礎上,依據成績采取一條龍的形式分組,每組學生分為三個層次:A層-B層-C層。示例如下:

……依此類推

原則二:每組人數以6~8人為宜,一般為:AA-BB-CC。每個班級一般分為6個學習小組。示例如下:

一組 二組

原則三:除成績外,班主任還要考慮男女生的搭配及學生的特長和性格等,實現“把教學相長延伸到整個課堂,讓差異資源衍生出萬千學長”。示例如下:

實施中首先要從全班挑選出6名學習成績好、組織能力強,在同學中威信較高的學生擔任每組組長;其次按學業成績和能力水平,從高到低分別選擇編排每組記分員(1人)與組員(4人),並從組長到組員依次編號;最後由班主任與各科教師統一協調,根據每組成員的性別、性格、成績、智力等方麵的比例結構進行組間平行微調,使同號組員實力相當,組際之間的綜合水平基本平衡。

二、小組的職責

會收集:一般來說,合作學習課題有一定難度,有時需要收集一些資料。要讓學生學會用什麼工具,並通過什麼途徑,收集什麼樣的資料等技能,認真做好課前準備。

會思考:個人發展和自我成長機會,很大程度依賴於不同看法之間的相互碰撞,不同看法來自不同個體的思考。任何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要幫助學生處理好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關係,必須強調先獨立思考,再互相交流。

會討論:討論是合作解決問題的關鍵。在小組內,每個學生發表意見,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解決問題,發展思維的發散性、求異性。

會傾聽:在小組討論時要求一人先說,其他人必須認真聽並聽出重點。對別人的發言做出分析,有自己的補充和見解。教師要抓住機會多表揚那些聽得認真和敢於懷疑否定的同學。這樣的訓練可培養學生專心聽的習慣,培養學生相互尊重的品質。傾聽是合作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