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美術是視覺藝術,美術教學離不開觀察能力培養。在新頒布的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中,無論是造型·表現、設計·應用;還是欣賞·評述、綜合·探索。觀察能力培養幾乎遍及每一學科教學,美術學習寫生教學過程中的觀察能力培養則尤其重要。寫生教學可以培養學生以一種獨特的、審美的藝術眼光觀察、感受和認識世界,並創造美,使傳授的美術基本知識技能、技巧在愉悅輕鬆的訓練氣氛中得到鞏固。羅丹說:“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隻要運用正確的方法,就能導致良好的結果,訓練學生寫生物體時把物體歸納為幾種基本形,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觀察到動手的過程,讓學生激發審美主體的參與意識,同時使學生明白物體與圖形之間的內在聯係,結果學生在綜合自己審美經驗的基礎上,把基本圖形變成物體的形。再通過點、線、麵的結合變成物體的美麗紋理。為掌握畫物體的基本技能打下基礎,提高學生認識事物、表現事物的能力,鍛煉學生造型能力和觀察能力。
四、寫生課的教法
首先教師應合理把握尺度,不能使學生陷入迷惘。學生麵對寫生對象無從下手、不知怎麼畫時,教師必須幫助學生發現主體物,如果表現的物體是鬆散的、零亂的,提示學生可以用基本幾何形把它們組織起來—盡可能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去取舍、提煉。剛開始,困難是難免的,可是我們要相信每個人內在的精神力量,使每個學生都有信心、有勇氣、有能力表現。然後進行寫生訓練,先讓學生動手擺置靜物,創造美的構圖、美的組合。在技巧步驟上,注意寫生過程的程序性,如構圖、結構、運用各種工具材料都要講到,還要深入刻畫,注意局部與整體的關係等。引導學生發現、研究並表現物體,幫助學生和無繪畫基礎的學生發揮才能,充分表達內心感受,讓學生放鬆對形體的嚴格控製,鼓勵他們對眼前物體大膽感受。待學生進行了最初寫生作業後,可以幫助他們找出自己特有的與眾不同的表達個性,經過分析研究,把最初萌芽的個性語言在下次作業中繼承下來,並得以發展。
總之,寫生教學在中學美術教學中占有重要位置,不僅能提高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而且是培養學生繪畫能力的主要訓練方法,有利於教師創新教學活動,拓寬教學視野,使教學活動呈現靈活主動、生機盎然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