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介紹一種“暴露療法”。比較適合一小部分人,用來急速克服心理弱點和傷痛的。記住,不是所有人都能用的。什麼人不能用,下麵會說明。
主治以下心理症狀:
1、懷念前男(女)友,長期無法擺脫失戀引起的悲傷、思念、牽掛、失落、忿忿不平等等負麵情緒的。
2、容易觸景傷情,聞歌流淚的,沉迷與過去或甜蜜或苦澀的回憶中無法走出來的。
3、因為以前受到了他人不友好對待(包括父母、親戚、朋友、愛人等),總是無法平複心中傷痕的。一旦回憶起來就心理陷入負麵狀態的。
4、因為過去某事心懷悔愧,無法放下的。
其實,有聰明的朋友大概能看的出來,我講的具體操作方式都是我本人親自用過的,而且是有效的,否則細節和感受是說不透徹的。
這個“暴露療法”,我鄭重強調一下,隻適合有一定承受力,意誌力較好的人群使用。
心理特別脆弱的,特別敏感、見落花都流淚的絕對不能用,會起反作用。甚至留下嚴重的陰影。
其實以上問題,按照我前麵講的那些方法,尤其是學習佛學都可以很好的解決,但是,有的人一生都與佛學無緣,那就可以考慮試試這種療法。
自認承受力較好的,試一試,效果可以說是神速,但這個算是偏門招式,甚至可以說有點邪氣。
所以,以前我一直猶豫,沒有說這個療法。後來想了想,有些人還是用得上的,就說說吧。
決定用的朋友,請一定慎重再慎重。
------------------------------------------------------------------------
先科普一段文字資料:“暴露療法即滿灌療法。它與係統脫敏療法正好相反。滿灌療法不需要進行任何放鬆訓練,而一下子呈現最強烈的恐怖、焦慮刺激(衝擊)或一下子呈現大量的恐怖、焦慮刺激(滿灌、泛濫),以迅速校正病人對恐怖、焦慮刺激的錯誤認識,並消除由這種刺激引發的習慣性恐怖、焦慮反應。故也稱為衝擊療法或泛濫療法。
概述
治療一開始就讓患者進入最使他恐懼的情境中。一般采用想象的方式,鼓勵病人想象最使他恐懼的場麵,或者心理醫生在旁邊反複地、甚至不厭其煩地講述他最感害怕的情景中的細節,
或者用錄像、幻燈放映最使病人恐懼的情景,以加深病人的焦慮程度,同時不允許患者采取堵耳朵、閉眼睛、哭喊等逃避措施。在反複的恐懼刺激下,使患者因焦慮緊張而出現心跳加劇、呼吸困難、麵色發白、四肢發冷等植物神經係統反應,病人最擔心的可怕災難並沒有發生,焦慮反應也就相應的消退了。或者直接把患者帶入他最害怕的情境,經過重新實際體驗,覺得也沒有什麼了不起,慢慢地就不怕了。
2療法方式
滿灌療法一般采用想象或模擬的方式,也可以讓病人直接進入到令其最恐怖、焦慮的現實場景,即直接與令其最恐怖、焦慮的對象接觸,並盡力設法使病人堅持。一般隻要堅持,恐怖、
焦慮反應就會消退。
3療法優劣
滿灌療法雖然所用時間短,解決問題比較幹脆,但對病人身心衝擊較大,故須謹慎施用。
4一般原理
恐懼行為是一種條件反應。某一事物或情境在一個人身上所引起的恐懼體驗會激發他產生逃避行為,而不管此事物或情境是否真的構成了對他的威脅。這種逃避行為會導致恐懼體驗增強,從而起著負性強化作用,反過來增強其逃避行為。因此專家們認為,與其逃避,不如讓病人麵對恐懼的刺激,這就是滿灌療法。
5適用病症
滿灌療法常被用來治療焦慮症和恐怖症。但在具體運用時,還要考慮患者的文化水平、受暗示程度、發病原因和身體狀況等多種因素。對體質虛弱、有心髒病、高血壓和承受力弱的患者,不能應用此法,以免發生意外。
----------------------------------------------------------------------------
這個暴露療法還可以治療密集物體恐懼症、強迫症、潔癖等等心理障礙。而其他無副作用的、溫和的治療方式有森田療法,獨立化法,係統脫敏療法。這個可以自己百度了解。
而我為什麼選擇這個暴露療法來介紹呢,因為我用過它,它適合我。(網上有特別提示“任何療法都應該由受過訓練的專家來使用,切勿自行研究後施予治療。)但我當年用的時候沒看過這些資料。因為我意誌力較強,所以不用專家指導也沒問題,嗬嗬。看帖的朋友要用的話,就得三思了啊。
這種方式克服心理弱點。就好比說,身上長了一個大膿瘡,正規的治療方式是口服或注射消炎藥,加上塗抹藥膏等,使膿瘡慢慢萎縮乃至痊愈,即便需要放膿,也是小心的輕輕擠出來。
雖然肯定會治好,可是要很長時間,而且還有萬分之一的複發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