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我國金融市場不完善對經濟結構調整的影響(2 / 2)

(一)高儲蓄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也得到相應提高,人們加強了資金的保值增值意識,更願將資金投入到金融市場中,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分析我國的金融市場發展進程,不完善的金融製度導致金融市場高風險、低收入的特點,大量的內部交易和市場欺詐現象,使得居民更傾向於將資金存入銀行,推高了我國的儲蓄總量。

(二)高投資

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作為各地的發展中心,強烈的經濟發展願望與低成本生產資料相結合,提供了投資所需條件,而我國利率並沒有完全市場化,資金定價沒有反映資金供求的實際情況。並且受到資本市場功能定位偏失的影響,許多行業出現投資嚴重過剩現象,國有企業的投資擴張速度極快,造成了我國投資結構失衡。

(三)低消費

收入水平是消費的決定因素,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使得居民工資收入無法增加,中小企業往往通過高留存、低工資的手段進行資金積累,企業收入和居民收入的差距進一步加大,導致我國居民收入增長緩慢。而不發達的今日融市場,也使得居民很難獲取財產性收入,我國個人貸款和消費信貸市場的發展並不能滿足居民的消費需求。而金融市場不均衡的分布現象,也使得農村居民的消費需求無法享受城市居民的相同金融支持。

三、結語

我國經濟結構失衡原因較為複雜,完善金融市場是解決我國境界結構失衡的重要手段,並不能高估金融市場的影響作用,隻有營造相應的政策環境,才能改善高投資、高儲蓄、低消費的製度環境,通過金融市場改革,改善經濟結構失衡現象。

參考文獻

[1]華桂宏,吳曉鬆.金融發展與二元經濟轉型研究[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7(11):03-06.

[2]韓心靈.我國金融市場不完善對經濟結構調整的影響[J].經濟縱橫,2014(02):12-16.

作者簡介:韓延萌(1975-),男,漢,山東青島人,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金融投資;徐凱(1981-),男,漢,山東青島人,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金融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