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京津冀生物醫藥產業的調查與思考(2 / 2)

基於京津冀生物醫藥產業小企業居多的現狀,基於京津冀共有一個具有一億多消費人口的巨大而穩定的市場需求現狀,從有利於發揮各自既有優勢,有利於生物醫藥產業鏈的形成,有利於加快實現生物醫藥產業化形成市場競爭優勢出發,加強統籌規劃,加強產品市場對接,建立產業集群與技術創新地共生機製十分必要。

一是由國家有關部門牽頭編製京津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規劃。由於生物醫藥產業涉及技術創新、產業布局、招商引資、政策保障等方麵,需打破傳統分工,突破製度約束,轉變指導思路和方式。需成立規劃協調小組和專家谘詢委員會,完善工作機製,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發展規劃、政策引導、環境營造和公共服務等工作上,站在產業發展和科技支撐服務的宏觀層麵上思考問題,整合資源,研究政策。

二是建立京津冀三地企業、科研機構、高校、科研人員實現共贏的合作機製。建立有效的創新收益共享機製,強化創新合作的溢出效應,降低交易成本。當區域總體效率改進時,各區域都從創新合作中獲得發展紅利、利益均沾,至少應能保證合作參與方沒有損失。

三是建立京津冀生物醫藥產業資源共享的機製,加強資源共享平台建設。共同建立區域創新資源的共享信息係統。統籌京津冀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技設備資源利用,建立科研儀器使用跨地區共享網絡。製定相應政策措施,相互開放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試基地、科技經濟基礎數據和基礎設施等,促進各類科研機構合作交流;合力打造為京津冀區域服務的文獻資源共享服務平台和技術信息平台,擬定《京津冀區域大型科學儀器協作共用運行辦法》,《京津冀區域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協作共用運行補貼和機組獎勵實施細則》,開通京津冀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協作共用網,開通京津冀科技文獻係統,為京津冀三地科研人員提供文獻跨庫檢索、下載等服務,實現三省市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台網絡共建共享。

四是共同圍繞生物醫藥產業創新活動進行市場建設。著眼於提高京津冀三地生物醫藥產業人力資源綜合開發和利用效率,共同建設京津冀知識產權市場。充分承認並保證知識產權的實現,提供多種知識產權的實現方式,鼓勵知識產權與實物資本的結合,鼓勵知識產權擁有人直接參與企業的控製與管理。共同製定並實施嚴格製度,防止人才惡性流動對企業的傷害。共同製定《關於京津冀地區引進國外智力資源共享協議》、《京津冀繼續教育資源共享協議》,立足未來5至10年內的勞動力市場發展走向,建立相應的人才就業教育培訓體係。

五是構建京津冀生物醫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學研結合的新型技術創新組織。聯盟在產學研用各方的共同需求之上,通過市場機製聯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建立共同投入和成果共享機製,通過有法律效力的契約明確權利義務,約束各方行為,解決各方爭議,使風險共擔和保障持續運轉成為可能,使得各類創新資源跨越行政地域溝壑形成創新合力成為可能,也使得創新成果實現快速產業化成為可能。三地應積極爭取國家層麵的支持,啟動京津冀生物醫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試點。鼓勵和支持試點聯盟在組織模式、運行機製、發揮行業作用、承擔重大產業技術創新任務、落實自主創新政策等方麵先試先行。讓試點聯盟跨區域“抱團”創新,實現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等在戰略層麵的“結盟”。拆除企業與大學和科研機構的“牆”,讓市場與技術在同一個需求下對接“流通”。通過聯盟合作,突破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形成重要的產業技術標準,以加快提升京津冀生物醫藥產業的競爭力。

作者:中共河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巡視員

(責編/郭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