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0章 袖珍農人(1 / 1)

時下,城裏的年輕人正喜歡玩“兵人”呢。兵人,就是一種人型玩具,仿照各國軍人形體服裝武器裝備等,按六比一的比例縮微製作而成。什麼八路軍、新四軍、雷鋒、蘇聯紅軍、美國大兵;什麼陸軍、海軍、空軍,一應聚全。軍裝也是布做的,軍鞋也是皮革或是橡膠製作的,武器也是精工縮微的,槍栓拉得開,惟妙惟肖。兵人比秦俑時髦多了。

每個時代的人都有他們的想象和創造。兵人使我想到了“農人”。並不是說,我想製作小“農人”,而是說我現在是地地道道的“袖珍農人”。

我是農民的兒子,對土地有特別深的感情,雖然是在大城市裏讀的大學,分配在城鎮裏工作,但總是向往農村,一看到黑黝黝的田野就興奮,一吃到自己親手種出來的莊稼就激動,好在家前屋後有一百多平米的隙地,“農人告餘已春及,將有事於西疇”,我也得有模有樣地家團團種地,同事們看到後都不禁哈哈大笑,戲謔我是“袖珍農人”。

在城鎮,擁有一塊隙地是幸福的。蔬菜甭買,都是綠色的。你想,若是蔬菜生了害蟲,可以用手捉,甭噴施農藥。種莊稼是鍛煉身體的好運動。“小鎮早鍛煉,人說發神經。不如種隙地,快活似神仙”,這話我信,幾乎所有的農活都是全身運動。挖田,膀子用力摁,腿子下勁蹬,鍬尖帶黃泥,青草土裏坑。看到新翻的沃壤,心裏像蜜糖一樣甜,它是種子的繈褓,是書寫理想的宣紙。城裏人喜歡養花,而我喜歡種莊稼,春天的金燦燦的菜花,馥鬱芬芳,讓人嗅了會醉的。

這點兒袖珍土地是不夠我耕種的。工作之餘還應該幹點什麼吧?現在的不少年輕人,把業餘時間都耗在網巴裏,或是麻將桌子上。隻要他們不去幹違法犯罪的事情,就無可非議,但我認為,一個人渾渾噩噩,無所事事,就無人生價值可言,應該深刻思考,選擇一條適合自己成長和發展的途徑,做一點樂為的有價值的事業。由於這種思想的支配,我又選擇了當一個精神農人——方格紙上種文字。

有收無收在於種,收多收少在於管,對於農業是這樣,可是文學卻不是如此。有人把自己的作品看成是花木的果實,王蒙卻以之為葉子(《葉子》)。葉子可能飄落於泥塘,可能被人掃進垃圾箱,可以被人當美食咀嚼,可以被情人當信物珍藏,也可以被人采集來,送到實驗室,浸入藥液,等待化驗。我管不了那麼許多,我是農人,隻知道種植,當然我會按自己的確認的標準選擇良種,采用科學的方法去播種,也會去精心管理,最後送到集市上去……

結果就像豆腐幹的形成一樣,起初是一大缸的豆漿,最後隻是方寸一塊,行家收購,總是挑選有棱有角的,色澤鮮豔的,口味鮮美的,其餘隻能家用。現在我所出售的豆幹,包括火柴,還有少量的百頁,也算不少了。但我並不滿足,可以拓荒的地方是很大的。隻要有市場,我還會種下去的。

我是“袖珍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