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郭廓浪子之火(1 / 3)

常常在夢中的楊建,總是吃著烤熟的地瓜,流著哈拉子,一副嫣然自得的樣子。

自從上次哥哥楊同與他一起烤地瓜,美美得吃了兩大塊,此後,在他心裏一直在惦記著,啥時候再烤上一次,吃個痛快。

可是楊同最近對香香地烤地瓜好像失去了信心,對楊建嚷著叫著不予理睬。

對哥哥的不屑,楊建就計上心頭,不是烤地瓜嗎,沒什麼難的,瞅個晚上做飯的時候,我把地瓜扔進去不就得了。

楊明生是個土生土長的農家漢子,他的手藝並不是幹農活、種田地去嫌錢,而是泥瓦匠活。

在中國北方的魯中地區,特別在那個年代,土爐灶家家都有,是一個生活做飯、煮肉悶雞的好工具。

“郭廓浪子”是那個年代的產品,是土爐灶的代名詞。

楊明生在家也做了一個碩大的郭廓浪子,這東西看上去很笨重,但很實用,是吃農家飯的必須品,做出來的菜或肉質品清香益人,美味十足。

郭廓浪子,是用黃泥巴和麥子杆用水攪和在一起做成的,在做之前,要按照屋內的空間大小位置,來確定這家夥的尺寸和方向,一般分為上下兩層,頂端是放置做飯菜的大鍋,中間是放置燒火用的木料。在農村,無非就是一些幹柴或者玉米杆之類的東西作為燃料,在下兩層之間放置一個鐵質的壁子,這個壁子就是用七八根約兩公分粗的鐵棍焊接而成的,用來阻擋未燃盡的燃料,最底屋是盛灰屑的地方。

楊建此時正趴在小板凳上望著幽藍深邃的夜空,在默默地數著星星。但心裏卻在打著小算盤,你能烤我就不能烤嗎,心思如一群螞蟻一樣撓著他的心口窩處,癢癢地,饞蟲已上道。

他見父母都不在,哥哥在另一間屋裏不知鼓搗著什麼,姐姐也不在,他就一個人偷偷地溜進了飯屋,到了裏麵發現土爐灶頂上坐著一個鋁製大鍋,大鍋正在喘著粗氣,爐灶的肚子裏滿是柴火,在無情地燃燒著,迸發著,不時地往外吐著煙霧,煙熏火燎的樣子,楊建不小心被嗆了幾下,打了幾個噴嚏。

楊建上前將鍋蓋取下,伸著腦袋往裏看了看,原來裏麵是一些玉米棒子。

“又吃棒子。”楊建心道。

在飯屋的北側大甕下麵,放著一個柳條編織的籃筐,裏麵橫七豎八地躺著玉紅色的地瓜蛋子,這些地瓜是劉卿前天剛從集市上買的,雖然天氣熱,依然透著脆甜、透著紅暈的感覺,如一群熟女一樣躺在那裏正沾沾自喜地望著楊建。

楊建上前抓起兩塊地瓜,發現上麵還嵌帶著土層,他就順勢把地瓜在褲子上擦了幾下,返身來到爐灶邊,依照楊同的做法,將這兩塊生蛋蛋扔進最底層裏,這樣從上麵掉下來的木灰通過高溫就會把地瓜烤熟,因為勁太小或者是第一次操作程序不熟練的原因,這兩塊地瓜沒有扔到正確適中的位置。

索性,楊建就從旁邊找出一把長約四十公分的鐵勾子,趴下身體,將勾子伸進爐灶下層,把這兩塊地瓜使勁往裏捅了捅,看見這兩塊生蛋蛋躺進火紅的燃料堆裏,他心動地笑了笑,才放下心來。

此時這種感覺真好,感覺就是一種成功,是一種炫耀,更是一種美味,雖然現在還沒有吃到。

從飯屋裏麵忙活完後,楊建充滿自信的跑了出來,卻一不小心撞在了從北屋出來的楊同懷裏麵。

楊同這時正好出來上廁所,偶然間發現飯屋裏麵有動靜,就前來一看,沒想到,弟弟居然竟在這開起小灶。

“你在裏麵幹啥來,建。”看著灰了巴幾的楊建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