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提升文化對牡丹江市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2 / 2)

2、發展“文化經濟”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我們提出的“文化經濟”是緊緊圍繞著三個文明協調發展展開的,重視以人為本,和諧發展。因此,應從根本上克服和糾正片麵發展觀,建立一套適應新形勢下文化經濟發展的衡量、統計、考核、懲罰政績的機製。

3、要建立一整套科學的機製。製度建設和創新,是發展“文化經濟”的根本保證,應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不失時機地推動各項改革,特別是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行政管理體製改革,推進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體係改革。

三、實體運作上,重點發展優勢產業

1、結合地方特色文化,發展旅遊業

牡丹江在文化產業與三次產業有機結合基礎上確立了八大主導產業,其中文化旅遊居於首位。文化底蘊是旅遊城市或旅遊產品長盛不衰的靈魂,是旅遊城市與旅遊景點所依托的主題,也是優秀旅遊城市,最佳旅遊城市這一概念的重要內涵和題中之意。因此可以說,文化是旅遊的內核,一個城市的旅遊業發展,應當以城市的文化底蘊為基礎;一個城市的旅遊產品,要有深厚的曆史文化內涵和較高的文化品位。隻有這樣,一個城市旅遊才有旺盛的吸引力、影響力、招徠力,才能有持續的發展後勁。

牡丹江市是春秋觀景、夏季避暑、冬季賞雪的旅遊、度假和休閑勝地,素有“塞北江南”、“魚米之鄉”、“中國雪城”、“東北虎之鄉”等美稱,已形成“湖、林、雪、邊、俗、特、紅”等七大旅遊特色。

2、推進文化產業項目建設。立足牡丹江市實際,突出特色和重點,針對薄弱環節,在產業發展上打出重拳。一要以項目建設為牽動。堅持政府主導、多元參與、市場運作相結合,大力開展文化招商、旅遊招商,加快旅遊文化項目建設。增強文化產業項目包裝和運作的能力和水平,提升文化產業的帶動力和輻射力。二要以做大品牌為依托。品牌就是形象。發揮新聞傳媒集團的人才和高新技術優勢,重點扶持發展數字內容、動漫網遊、影視創意等現代新興文化產業。鼓勵和支持企業以豐富的文化資源為依托,大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創建自主品牌。積極引進域外戰略投資者、知名企業到我市合作開發,借勢揚帆,盡快擴大文化產業規模。

3、突出文化產業核心層的地位和作用

突出文化產業核心層中的廣電、出版、音像、報業、演藝等在產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是壯大傳媒產業航母。牡丹江市新聞傳媒集團已經踏上文化企業多元化的道路,並形成一定規模實力和示範帶動功能。應繼續加大對傳媒集團的扶持力度,形成以新聞傳播、出版印刷、動漫製作為主打品牌,以媒體廣告、服務外包、文化演藝為接續品牌,占領東北東部市場,輻射俄羅斯毗鄰地區的文化產業龍頭。

參考文獻:

[1] 沈琴.文化支撐產業創意助推發展[N]. 中國旅遊報,2010-06-21(7).

[2] 於航 .發揮文化支撐引領作用全力推動跨越爭先發展[N].牡丹江日報,2011-10-29(1).

[3] 薑長寶.從文化資源優勢向文化經濟優勢轉化的路徑選擇[J]. 社會科學戰線.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