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安慰,是火上加油。老實說,如果你真的不會安慰人,不如很沉默地用小狗般善解人意的眼神凝視著他就算了,何苦加深人家的創痛?
他需要安慰時,你可不可以暫時忘掉“我”的看法、“我”的立場、“我”的經驗,設身處地想想“他”的需要?那才是真正的體貼,別把自己馬上扯進裏頭。
很多“好人”都吃虧在一張嘴。沒有惡意,隻是搞不清楚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反而把事端擴大,得罪人。你說得沒錯,但他隻能恨你。
他是來尋求安慰的,還是來聽“訓話”的?對朋友,我們的安慰話反而居心仁厚;對於親密的人,我們竟然如此“直言無諱”。
把角色對調過來,將我心比你心,想想他的需要,你便知道該講什麼話。
先生隻要對驚慌失措的太太說:“讓你受驚了,真希望那時我在你們身邊。”勸太太回家時隻消說:“我也不知道怎麼辦,但我真的很愛你。”(別提那暫時無解的婆媳問題,好嗎?)男朋友隻需學法國騎士吻吻她可憐的小指頭,說:“哇,好痛哦,對不對?”她會說:“還好啦,沒事。”
對被倒會的男人,可別說:“我早就告訴你……”即使你心裏是這樣想——除非你也想跟他說再見。還是說:“錢還是可以賺回來的。”好了。反正,你已經連帶性地成為苦主了,你的沉默,會更叫剛愎自用的他有反省的機會。
下次不想跟他約?
不守時的罪過在於,不隻浪費自己的生命,還浪費了別人的生命與焦慮。
有沒有發現,和某些人說話,壓力很大?
我偶爾會有這樣的感覺:和某個人吃過一頓“其實也沒什麼要聊”的商業午餐,從喝湯到喝完咖啡,不過是短短的個把小時,卻比參加三個小時的座談會還累,一個頭有如千斤重。走出咖啡廳互道再見,忽然有一種被解放的感覺。努力地深呼吸,企圖把胸腔中所有的窒悶感全部消釋掉。
也許會暗自發誓,下一次,再也不要跟他約了,跟他吃午餐,完全不是在休閑,仿佛是在備戰狀態。但仔細想想,自己亂無理的,他明明是個好人啊!
為什麼有人會給朋友“下次不想跟他約”的厭倦感呢?原因大致如下:
他說話的語調太急,永遠在搶拍子似的,每個句子之間的距離“間不容發”,使人心跳加速,感覺實在很累。
他說話如同疲勞轟炸,吐出的話語像強力膠企圖把你整個人粘在椅子上;他也不會看出你想上廁所,如果你不“用力”打斷,他的話似乎不會有句點。你完全置於被動的挨打狀態,他並不關心你的感受,如果他麵前坐的是別人,你知道,他也一樣會如此滔滔不絕。
他對你過度好奇,有一連串“為什麼”的問題,不斷地在質疑你。最累的莫過於你還要跟他的價值觀辯證。每個人選擇的生活形態與自己的人生密切相關,每個問題或許輕如老榕樹上的新葉,但真要回溯起來,你可能必須挖出巨大的板根,才能真正回答他的問題。而這位好奇寶寶又似乎不太在乎問題的答案,隻在乎他自己的下個問題和下下個問題。
他對某些人的八卦太感興趣,又想把對那人並不關心的你,拉進同一個“調查局”。
不管別人在說什麼,他永遠會把問題拉到自己身上。人家在聊寵物,他一定要說到某個姨媽的妹妹所養的狗。非得與此話題有“切身關係”不可,而且隻在自己說話時才眉飛色舞。
他酷愛探尋隱私,非常關心你:“為什麼和上任男友分手了?”“為什麼年紀到了還不結婚?”交淺言深,使你窮於應付,你心想:“拜托,你以為你是誰啊?”還要鎮壓自己不悅的感覺,看著他認真的臉龐勉強答兩句。
他老是在批評,每一句話都飽含著負麵情緒。全世界都不是好人,萬事萬物都在和他作對。你怕自己也被他恨到,隻好很誠懇地當他的情緒垃圾筒。
如何擁有好人緣?
是的,就是因為這些原因,你發誓“下次再也不要跟他約”,但想想,他的本質真的還不壞,很照顧你,或很熱心公益,你並不想跟他翻臉,於是你又跟他約了。
我還忘了提出另一個非關言語的重點,那就是:如果一個人有遲到的慣性,朋友們會自然而然不敢跟他約,尤其是單獨約,因為沒有人喜歡苦候,更沒有人會因被放鴿子而快樂!
如何有好人緣?在訂下一個約會時,觀察自己有沒有上述惹人討厭的特征,改過就是。
如果你不得不跟上述人類進行閑暇時的約會,那麼最好學會“看來認真聽講,實則神遊太虛”。萬一被他抓到你神不在焉,你隻消微笑地找台階下:“後來怎樣?”“你的看法如何?”“我在這方麵沒什麼經驗……”這些話可是萬靈丹哪!
無往不利的柔性絕招
我們深愛的一切,會變成我們的一部分。
——海倫·凱勒
或許,有些人天生談戀愛的智商就比較高。
我認識一位絕對可以說是“馭男友有術”的女子,雖然沒有出色的容貌,在情場上總是很得意,男人老是被她吃得死死的,幾年來她也未曾吃過戀愛的虧;即使她在情場上“另有高就”,被拋棄的戀人在傷心之餘也都對她念念不忘。
相反地,許多美麗女子卻常在戀愛中吃盡了虧,戀愛以驚天動地開始,以烏煙瘴氣作結。
我觀察她很久,如果要談條件,隻有她動人的聲音談得上顛倒眾生。她到底是怎麼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