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並沒有走過去,勸他。我隻是重新轉過身去,假裝看別處的風景。一直以為,這個男人,人是冷的,血也是涼的,不曾想,卻是在生活最平淡的一個拐角處,瞥見了他心靈深處,最柔軟的內核。
加州來的外教戴維和妻子珍妮是大學裏的名人,天氣好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在校園裏,碰到他和妻子領著5歲的女兒,說笑著散步。如果隻看背影,很多人都會以為這是再普通不過的三口之家,有平常人的喜樂,也有外人不知的煩惱。但若是見到他們黃皮膚的女兒,幾乎所有人都會詫異,繼而猜測,這個國度不同的女兒的來曆。
他們的女兒,當然是收養的。並不是他們自己不能生養孩子,而是一次偶然的機遇,他們與這個福利院的中國女孩相識,且立刻便喜歡上這個聰明漂亮的小丫頭,並為此願意放棄再生育孩子的機會。那是三年前一個初夏的清晨,他們在北京,與可愛的小彤彤,從法律上,正式結為家人。盡管沒有血緣關係,盡管來自兩個國家,盡管他們出現在任何場所,都會因為那份特殊的和諧與溫情,而引起外人的注視,但他們還是因了一種無法解釋,隻能用緣分來概括的東西,而與彤彤結合在一起。
隻因為喜歡,便收養一個異國的孩子,本已讓人覺得驚訝,而為了一心一意地愛她,甘願隻要這一個非親生的孩子,更是引來外人的詫異。很多人在敬仰他們善良品性的同時,也會為這個三口之家能如此融洽地組合在一起,而生出疑惑。除了皮膚,幾乎很少有人會覺出這個孩子,是他們收養來的。他們像許多的父母一樣,為她的成長耗費了無法計算的精力,她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無不深深牽動著他們的心。
而這樣悉心付出的一份嗬護,卻是換來了一個近乎殘酷的結果。在兩年前一次例行的檢查中,醫生告訴他們,這個孩子,患有先天性的心髒病,這也是當初她的親生父母遺棄她的主要原因;如果上天眷顧,或許她能夠活到20歲,但若稍有不甚,即便是一次小小的感冒,都會帶來致命的危險。這個診斷,引來幾乎所有人的同情和惋惜。有人說,他們真不幸,收養了這樣一個不健康的孩子;也有人說,以後他們的艱辛,真是無法想象,想一下,便會生出疲憊和疼痛;還有人說,幹脆把這個孩子重新送回福利院吧,畢竟,他們已是盡心盡力。
但他們卻是不理會任何人的議論,照例為了女兒的病,四處奔波,跑遍了美國所有的醫院,又為此每日去教堂禱告,希望他們的女兒,能夠被上天眷顧。但是奇跡並沒有發生,連最權威的醫生,都說除非他們接受風險性很大的手術,否則隻能寄希望於醫學的發展。可誰也無法保證,這一過程,會需要多少年,或許等不到那時候,這個孩子,便先於他們,走完了生命的旅程。而唯一他們能夠做的,便是拚命地,從時間的手中,為他們的女兒,多搶回一分一秒。
他們至此付出了比從前多十幾倍的愛與辛勞。每天晚上,他們兩個人,都必有一個會保持半睡半醒的狀態,女兒的床,哪怕有輕微的響聲,他們也會立刻起身去看。即便是因為女兒熟睡,了無聲響,他們同樣會焦慮,擔心是不是出現了更為嚴重的狀況。怕女兒走路時會有磕碰,他們將家裏所有家具的棱角,都包上柔軟的棉墊。而為了更好地照顧女兒,妻子珍妮甚至辭掉了工作。這樣的付出,讓很多人都為之感動,大家都說,這個孩子,真是幸運,遇到這樣好的養父母。
這句話,他們聽到過許多次,但每一次,他們都微笑著向人解釋,說:不,幸運的,其實是我們自己。上天將她送到我們的身邊,是一種厚愛;再沒有哪一個孩子,能夠像她一樣,這樣讓我們牽掛,讓我們品盡生活的苦澀與甘甜,且讓我們懂得,愛是人間最寶貴也最慷慨的東西,隻要你全力付出,它便會最大地回報給你。能夠讀懂生命,珍惜擁有的一切,知道她在,且能夠對我們微笑、撒嬌、任性,這已是上天賜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原來在愛的天平上,無論是給予,還是接受,悉心澆灌出的幸福的花兒,那持久的芳香,在彌漫的時候,並不會遺忘任何的一方。
母親退休後像一個神經錯亂的鍾表,原本有條不紊的人生,突然地亂了發條,忽而疾馳如飛,忽而停滯不前,忽而又倒退幾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