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

2015年3月21日刊

普華永道和德勤這樣掌控資本和技術的公司,能夠讓長期處於“手工生產”模式的法律服務行業工業化。

不懂法律的谘詢師不是好會計

提到谘詢公司,首先想到的便是“三大”(麥肯錫、波士頓、貝恩);會計師事務所有“四大”(畢馬威、普華永道、德勤、安永),然而卻沒有一家能夠與之相提並論的律師事務所巨頭。律師事務所的經營者是律師,而並非職業經理人,他們仍然堅持按小時收費而不是業績,除了收發電子郵件之外,幾乎不會用到其他先進技術手段。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一年的收入超過全球100家大型律師事務所。幾十年前開始涉足法律事務之後,會計師已經逐步建立起了獨立的法律服務部門,如今其規模也已擴展到了一定的程度,甚至超過了大多數律師事務所:經過裁員之後,普華永道的法律部門進入全球前十,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法律部門也都已擠入全球前40的排名。

“四大”將采用更加集中的措施來擴展其法律谘詢業務,他們放棄了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務谘詢業務的方式,而是集中在完善目前已有的法律服務領域:與外籍稅務工作相關的移民領域,與人力資源谘詢有關的勞工領域、合規性審計、商業合同以及法律盡職審查。他們不接收在資本市場進行高額交易或並購的相關法律業務,並避開那些可能導致他們被審人員或潛在的谘詢客戶起訴的非稅訴訟業務。

一些創新型的律師事務所已經在嚐試“自我突破”。例如2011年魔術師協會成員Allen Overy在貝爾法斯特成立一個專門處理大宗交易事務的服務中心。如今它已有將近400名職員,其中包括70名律師。盡管法律界的巨頭們試圖去模仿會計師事務所的低成本和規模優勢,但仍無法與“四大”相比,律師事務所仍然處於小規模、低效率的破產風險之中。

股東利益VS公共利益

數十年來,保守派和改良派,就公司應該追求股東價值最大化還是社會利益爭論不休。保守派一度占了上風,直到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保守派代表性人物前通用電氣董事長Jack Welch也承認,追求股東價值的策略是“曾經最愚蠢的想法”。牛津大學教授Colin Mayer認為應要求公司“明確表達目標”,許多世界頂尖的公司都是由承諾為公益事業服務的基金會所有。

可誰來判斷初創公司是否為公共利益服務?沒經過考核的外國競爭者和海外上市的創業者會被市場拒之門外嗎?基金會的建立往往是為了減少企業的稅收負擔和轉移權力。

19世紀前,作為有限責任製的補償,公司必須追求公共利益。但各國政府逐漸清除了這些限製,允許單純以交易為目的的公司成立。這很大程度上孕育了現代經濟。開放的商業模式不需要崇高的目標而使公司不被股價奴役。大多數公司進入了管理者和投資者共同協商的固定程序。殼牌石油、英特爾和雀巢這樣的成熟企業做長期投資時經常跳過基金管理人。而穀歌和亞馬遜這些新興公司在說服投資者為了長期利益放棄短期利益時更是得心應手。

《快公司》

2015年4月刊

四年後,再讀喬布斯

天才、怪人、創新者、暴君……盡管喬布斯逝世已近四年,人們仍然很難找到一本書在描述這個傳奇人物時離開這些標簽。眾多的書籍把喬布斯塑造成一個固執、難以駕馭、不懂感恩的人,身上散發著一種“扭曲現實的氣場”。

盡管有著苛刻的名聲,喬布斯在回歸蘋果後還是維持了一個優秀的高管團隊。他越來越成熟和自信的同時,身邊也聚集了越來越多愛和他爭論的高管。這得益於他在皮克斯體驗到的協作文化。

在喬布斯的早期團隊裏,每個人都做出了驚人的成就。比爾·蓋茨說,那是一個緊密聯係的一流團隊,“那個團隊沒有軟肋”。

喬布斯逝世後,一個問題被反複問及:庫克接替喬布斯後,蘋果要如何走向繁榮?現在看來,這是個偽問題。

2008年,喬布斯從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雇傭了Joel Podolny構建蘋果大學,企圖將公司一係列的決策標準編纂成文。不過喬布斯並不想培養一批模仿他的高管,而是想把公司移交給可以執行同樣嚴格的決策程序的人。他希望即使沒有強有力的核心人物,公司依然能保持其協作文化。

庫克是喬布斯認為能推動蘋果繼續向前的人,他是處理複雜事務的高手,成功地通過減少生產和用現代化方法管理供應鏈使蘋果轉型。事實上,庫克能成功領導許多複雜的公司,甚至是在一些沒人會提喬布斯的領域。

人們很難在幾年的時間裏看出蘋果會變成什麼樣。不管庫克及其核心團隊在什麼階段接手蘋果,他們都不得不將真實的喬布斯(而不是人們塑造出的恣肆天才)得出的經驗教訓付諸實踐。

《大西洋月刊》

2015年4月刊

未來,你用什麼付賬?

一直以來人們都在尋求最簡單的支付方式。從山羊和貝殼充當一般等價物,到金銀幣,再到紙幣和信用卡支付。而如今你已經可以用手機買單早餐了。很快,借助於生物識別技術的進步,刷臉就能支付。

移動支付的不斷發展,櫃台結賬的速度加快,星巴克的app讓顧客在手機上掃一下商品的條碼進行支付,apple pay和google wallet是讓顧客將手機拿出來進行現場支付。未來的移動支付係統可能可以直接運用低耗能的藍牙技術,讓顧客直接遠程支付而不需要去到櫃台。如果無線電頻率識別將標簽附著在商品上,同時在商店的出口和移動登錄端安裝感應器,那麼便可以在商品到手後隨時支付。移動支付可以節省銷售商昂貴的信用卡交易費用,而且比信用卡支付更安全。在一些新的移動支付係統中,數據雲端並不會傳輸銀行交易記錄,黑客隻能看到商品所對應的支付編碼。瑞典初創公司Quixter為蘭德大學的商店配備了一個係統,學生可以掃描手上的靜脈進行支付。專注於身份識別工作的Hoyos實驗室創始人稱,虹膜掃描支付也大有潛力,通過掃描眼睛進行支付,不會隨著年齡發生太大變化,具有更高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