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東北經濟出現的困難,與缺乏一股強勁的東風激活這些優勢資源與要素有關。這股東風就是全麵深化改革。東北經濟增速較快下滑,正可形成全麵深化改革的倒逼機製。隻有使出狠勁,全麵深化改革,由“等靠要”變為“闖改創”,才能真正走出困境。應當看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東北地區具有獨特的產業與科教資源優勢。其中,尤其應抓好這樣幾個方麵:
一是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通過全麵深化改革和簡政放權,從財政、稅收、金融及服務等方麵為創新創業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二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通過混合所有製改革等,使國有企業煥發活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三是結合自身特點和區位優勢積極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融入“中國製造2025”和“互聯網+”行動計劃,改造升級傳統優勢產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推進農業信息化和現代化。四是堅持多輪驅動,既依靠創新創業,又擴大政府基礎建設投資、擴大出口和消費,合力拉動經濟增長。最後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應采取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優化人口結構。
東北財經大學產業組織與企業組織研究中心主任於左:應加快自貿區戰略在東北的推進
調整產業結構,尤其是要重點加快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包括研發創新、金融、信息、物流服務等等。工業及製造業發展離不開服務業支撐,現代服務業是先進製造業創新發展的強有力支撐,是推動工業及先進製造業快速發展的引擎。此外,服務業還是吸引高端人才的重要載體。大學生就業主要都是去服務業,把服務業發展起來才能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有了人才才能更好地創新發展,東北應實現工業與服務業發展相互支撐,相互促進。
對於東北未來發展,最為關鍵的還是創新思維加快服務業發展。政府應通過體製機製改革、製度與政策創新,為服務業發展創造開放的、透明的和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放開準入和創新體製機製,利用市場機製釋放經濟活力,使所有企業都受益,而不單單是某個、幾個或某個行業受益,這是推動服務業大發展、大繁榮的最佳途徑。
此外,對東北現行體製機製最好的修正和調整,是加快自貿區戰略在東北的推進。自貿區是全方位的體製機製創新。國家應從戰略角度和高度,在遼寧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具體應以大連市為龍頭,建立全城自貿區,以沈陽和丹東為兩翼,帶動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本文選自:中國經濟周刊 2015年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