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WTO時期中國企業新路徑(2 / 2)

為此,澳大利亞電信開過若幹次戰略規劃會議,希望重新定位公司戰略。一句話來講,我們希望給每個人提供更燦爛的、更美好地連接。未來不管什麼樣的服務都需要連接,我們產業一定要升級。澳大利亞電信擁有亞洲最大的海底光纜網路,借勢中國“一帶一路”規劃,沿“一帶一路”國家的流量一定會增長,澳大利亞電信雖然不在規劃範圍內,但我們加大了沿線國家的投資。

中國企業“走出去”或許會遭遇水土不服,澳大利亞電信在亞洲25個國家布局辦事處和分支機構,期待與中國企業強強聯合。

另外,企業“走出去”一定要有社會責任,有一個企業形象,對社會有貢獻。澳大利亞電信有幾個做法,首先是每個員工都參與,這是一個態度。第二,我們按照自己的想象,做數字鴻溝,比如,花1.4億澳元培訓14萬名澳大利亞老年人上網;免費做偏遠地區的網絡接入。另外,我們企業還有一個減碳30%的項目。我覺得這是一個企業能做的,相信如果每個企業都這麼做,尤其中國企業出去也這麼做,肯定對社會和自身形象有幫助。

南存輝:“走出去”並非簡單去產能化

經過15年成長起來的中國民營企業具備了全局視野,在國內不僅有可持續發展境界,“走出去”也有本土化理念。

正泰集團的成長肇始於溫州做國際貿易時期。經過15年的良性發展,我們的產品賣到全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積累了30年的技術、管理、創新優勢,擁有一整套解決方案。

若幹年以前,正泰就開始布局“走出去”戰略 。彼時,有一些學者擔憂類似正泰這樣的重資產企業“走出去”,就是一個簡單的去產能化過程,甚至質疑一些落後產能帶給轉接國負麵影響。但正泰通過自己的實踐,改“賣產品”為“賣服務”,以輸出服務的方式,輸出先進產能的方式回答了一個問題,重資產企業“走出去”,並非簡單的去產能化過程。

最近幾年,在正泰自身的轉型升級過程中,我們收購了世界最好、最大的德國太陽能光伏企業,通過整合,我們把它的高科技技術、先進管理與我們的一些優勢資源結合起來,拿出最新的理念、最先進的技術、最好的服務到印度去布點。我們帶去的是綠色的能源和綠色的發展理念,一定是最先進的技術、最好的東西。

其實,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一批優秀企業,都在思考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想獲得可持續發展,一定是綠色、環保、可持續的,一定是靠技術、管理、核心競爭力提升,而不是靠簡單的產能輸出。

王誌綱:“走出去”與“請進來”並重

伴隨中國的全球化進程,中國下一步的發展歸結起來就是兩句話,“走出去”和“請進來”。

中國今天的問題是產能過剩,低端經濟上不了台階,要繼續發展,必須升級換代,提質增效,然後是騰籠換鳥。

在30多年開放和改革當中,當我們強調“走出去”的同時,與其並重的還有“請進來”。

不過“請進來”被我們長期忽略。從事企業戰略規劃20餘年,與美、日等國家打交道次數多了,發現發達國家有很多過剩資源:知識產權、技術、服務。事實上,這些過剩的資源沒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智綱智庫意識到這個問題後,注重發揮“請進來”的優勢,幫助國內很多企業實現產業轉型或升級。例如,我們引進日本一批退休老人,幫助廣東的一個生產紙板的企業,把原來高耗能的紙板從熱處理變成冷處理,改造後的企業不用燒煤炭,沒有碳排放,而且紙板厚度減半、韌度不變。現在,蘋果是這家企業的客戶。

中國企業走向海外,需要科學的發展觀,而科學的發展觀需要科學的方法論。20餘年從事谘詢服務、戰略規劃,我一直強調“四劃”:第一是謀劃,比如習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這是謀劃;其次是戰略策劃,把政治、經濟、文化、曆史、民俗都搞明白以後,拿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一攬子解決方案,而後再調動國內資源和當地的積極性;第三是規劃,這種規劃是落實到地上;最後是計劃和實施。

(本文選自:民生周刊 2015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