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柳如是投水明誌,錢謙益降清獻城(3)(3 / 3)

前一陣子,左良玉起兵“清君側”的消息傳來之後,有好幾天,阮大铖變得又凶又蠻,就像一隻被迫到死角上的野獸,經常在大庭廣眾之中說著說著,就大瞪著眼睛,莫名其妙地咆哮起來,那神情,簡直像是要吃人,弄得同僚們見了他就躲著走。接下來,阮大铖更幹脆自告奮勇,同劉孔昭一道領兵西上,參與抵禦左良玉的戰事,直到左兵被擊潰,他才得意洋洋地還朝奏捷,但是凶橫的氣焰卻並未因之收斂。就在幾天前,他還上疏弘光皇帝,強硬主張追究當初沒有遵旨發表文告,對左良玉表示聲討的那些部、院衙門,其中也包括禮部在內,使錢謙益著實惴惴了幾天。因此,直到此刻,錢謙益雖然偷偷地瞟著對方,心中仍舊不無怯意。不過,眼前的阮大铖卻顯得似乎有點頹喪。他微微昂起頭,兩道掃帚眉耷拉著,一雙烏溜溜的眼珠子也失卻了平日的神采,變得有點呆滯和茫然。看來,就連這個滿肚子鬼主意的胡子,也感到末日來臨,束手無策。不過,也可能隻是為這一天來得太早,使他未能徹底完成複仇計劃而懊喪罷了。這後一種猜測使錢謙益打了一個寒噤,不由自主地把視線逃也似的溜了開去。

接著,一張輪廓分明的長臉映入了錢謙益的眼中——白裏泛青的皮色,一支骨棱棱的鼻子和兩片薄嘴唇,使這張臉顯得冷酷無情。不過,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雙眼睛,眼眶特別大,與瞳仁相比,眼白又顯得太多,以致幾乎任何時候都顯得異樣地傲慢不遜。這是忻城伯趙之龍,目前正主管著南京城的防務。如果說,在座的其餘十五位大臣,此刻都分明心事重重,有點六神無主的話,那麼隻有他顯得最為從容鎮定,似乎早已胸有成竹,就差等待合適的時機,把自己的主張說出來而已。事實上,趙之龍已經有點不耐煩。他不停地看看這個,看看那個,現出急於開口的樣子。

“啊,不知老先生有何明見?”當兩人的視線碰在一起時,錢謙益衝口而出地問。這句話來得如此突然,甚至說出去之後,連他本人都覺得意外,並為自己的冒失而有點後悔。

然而,大堂之上已經持續了許久的沉默,畢竟因此被打破了。趙之龍固然正等待著這一問,而在座的其他大臣,也全都受到吸引,紛紛向他們轉過臉來。

趙之龍卻沒有立即說話,出於禮儀習慣,他先把目光投向馬士英,顯然在等待後者的許可。然而,甚至到了這時,馬士英仍舊一動不動地坐著,既沒有改變姿勢,也沒有表示可否。這種神氣,把趙之龍弄得有點迷惑,也有點不安。但急於表達見解的欲望看來最終占了上風,所以沉默了一下之後,他還是轉向錢謙益,點一點頭,回答說:

“老先生既然下問,學生我亦不妨直陳鄙見。時至今日,北兵傾師南下,已是勢不可止。設若江防能守得住,留都尚有一線生機,萬一不守……”

“啊,該當如何?”看見趙之龍故作停頓,好幾個聲音緊張地追問。

趙之龍緊皺眉毛,從牙縫中擠出一句:“亦唯有設法通款而已!”

“通款”,一般是指的交涉、求和。但在目前的情勢下,誰都明白,這不過是一種委婉的說法,真的意思就是投降!所以錢謙益聽了,心中驀地一震。無疑,這也是他早已設想過的一種選擇。但在清兵還隻是到達江北的情勢下,貿然提出投降,卻似乎還為時過早。因為這畢竟是一種最可恥可羞,因而也是最迫不得已的選擇。何況眼下趙之龍正擔負著保衛南京城的重任,這話竟首先出自他的口,實在是極之不祥。錢謙益本能地衝動了一下,打算加以反對和詰責。然而,話到嘴邊,又頓住了。因為他忽然發現,在趙之龍提出這個主張之後,大堂上又變得一片靜默,固然沒有人表示反對,甚至連憤然作色的也沒有,仿佛大家都在認真地考慮這種主張,一部分人甚至似乎表示默許。“哎,如果到頭來他們全都附議‘通款’,那麼我首先表示異議,將來傳揚出去,豈非大大不利?”錢謙益打了一個寒噤,暗罵自己糊塗;於是趕緊屏息低頭,擺出同大多數人一致的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