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中文的《財務會計》課程在《基礎會計》之後開設,主要介紹企業各類經濟業務的核算及會計報表的編製。若采用項目教學法設計此類課程,可以與實際的會計工作崗位相對應,分成各項獨立的核算任務,如:出納工作、存貨核算、固定資產核算、往來款項核算及收入利潤核算等。高職會計英語課程項目的設計,既要結合會計總體課程體係的相關性,又需關注學生的英語基礎。從專業性角度,可達到基礎會計和初級財務會計課程的深度,同時關注中英文環境下會計處理的差異。一般而言,涉及到國際會計準則的課程遵循以下編排順序:首先介紹基本概念、原則;其次介紹會計報表、複式記賬及會計循環過程;最後再介紹具體的企業核算內容,如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負債、權益、利潤等項目。
二、項目教學法在高職會計英語中的實施案例——從普通日記賬結轉至總賬
(一)項目目標設計
從知識目標角度,通過本項目,學生可以掌握中西方會計循環的異同、賬簿的結構及填製要點;從能力目標角度,學生可以學習運用英語結轉賬項的能力;從情感目標角度,本項目力求創設恰當的工作情境,要求學生經過角色扮演和有序競爭、合同協作,培養自主創新的精神及高尚的職業道德素質。本項目的重點在於結轉總賬的步驟,難點在於讓學生認識在西方會計循環中普通日記賬的地位和作用。解決難點的方法可以通過讓學生對普通日記賬實物的觀察,刺激學生的感性認識,通過學生親自參與日記賬的審核及結轉,引導學生對工作任務的思考並逐步掌握問題的關鍵,將感性認識轉化為理性思維。
(二)項目介紹及項目情境設計
會計循環是會計英語項目教學設計的主要環節,一般分為:分析經濟業務並登記日記賬、轉賬、期末調整、編製銀行餘額調節並進行試算平衡、編製會計報表、結賬六個主要模塊,每個專業模塊緊扣業務流程。本項目即隸屬於這個項目群的第二個環節——轉賬。
項目情境的重要性毋庸質疑,本例以多媒體的形式引入項目情境:Bell先生作為一名健身好愛者,收購了一家現有的健身中心。由財務總監介紹現有的工作資料並布置工作任務:從普通日記賬結轉至總賬。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梯度設問(“是什麼”、“怎麼做”、“為什麼”)來誘發學生積極思考,大膽創新。以西方會計循環過程為中心,將相關知識歸納在一起,重視學生的信息反饋。讓學生在情境模式下輕鬆、愉快地學習知識,通過問題的探究和能力的培養,重建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體係。完成項目具體采用的方法包括:角色扮演、啟發誘導、小組競賽、分組討論,多媒體輔助教學法、領讀與跟讀、學生實訓與糾錯。
(三)項目準備
教師的準備可以分為項目實施前準備及項目結束後準備。項目實施前,教師給學生進行簡單小型的英語測試,將學生按英語水平分為四檔,相應的將座位分為四列,以便在英語聽說環節縱列形成一組,此時“組內差異最小”。在分組討論或實操過程中,橫行四人形成一組,此時“組間差異最小”。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平衡各組的整體水平,形成組內成員優勢互補,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各組的競爭力,營造一個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項目實施後,教師回收小組工作任務成果,檢查教學資料及工作台的齊備,為下次教學創建理想的環境。課後進行項目總結,記錄各組成績,填寫教學後記。
就學生而言,項目實施前,學生準備清點工作台文具(紙、筆、剪刀、膠水等項目)及工作任務相關資料的齊備情況,如有問題及時反饋;項目結束後,學生再一次清點工作台文具的齊備情況,將各組工作任務成果之一——總賬上交教師。課後填寫項目過程自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