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學過程及體會
本項目擬在45分鍾的時間內,共分為八個環節完成:
第一環節,複習引入。主要目的是回顧上次工作任務,教師提問:上次工作任務的內容、普通日記賬的定義及記錄方法,播放PPT,對比西方普通日記賬與我國記賬憑證的異同,並動態演示普通日記的記賬要求,借助圖表,鞏固重點,引導學生思考並回答問題,強化記憶,為下一步引入工作情境做準備。
第二環節,布置工作任務。確定本次課程的工作任務是“由普通日記賬結轉至總賬”。通過播放PPT,構建工作情境,講述案例故事,再由公司財務總監LEE交代現有的工作進度及後續的工作任務,告訴學生將分組競賽完成工作任務,後續的所有環節均將計入小組成績。其中最快最正確完成工作任務的小組獲10分,第二名9分,以此類推,後續搶答環節正確組每組加1分,錯誤不減分。學生通過觀看PPT完全進入工作情境。通過財務總監的任務下達,參照工作任務通知單,進一步明確自己的工作任務。
第三環節,工作方案初步討論。分小組探討上述工作任務的具體指向及完成此項工作需要的步驟。教師巡視,觀察學生討論的過程,彙總學生在初步討論工作方案中的困惑和思路,以便在後續的工作分析及引導中有針對性的講解。橫行四個學生構成工作組,針對工作任務及現有知識背景,通過互聯網、課本等媒介初步探討完成工作任務需要的步驟,形成初步思路。
第四環節,工作分析及引導。教師通過講解新詞彙、中西方會計循環的比較,引導學生自我構建完成本工作任務所需步驟。學生學習並跟讀新詞彙,前後桌同學兩兩一組朗讀互評糾錯。學生觀看課件及動態演示,了解中西會計循環的異同。
第五環節,分組競賽完成任務。教師明確分組要求及時間限製,虛擬財務部工作環境,確定組員角色,如:出納員填製日記賬;資深會計單核並更正日記賬;會計結轉總賬;財務經理審核總賬;教師本人作為內部審計人員監督過程及結果。並要求學生4人一組劃分為10組,10分鍾內完成,按各組的完成時間及準確性計入成績。
第六環節,工作展示及評估。教師引導由工作完成速度最快的組進行工作展示,該組學生展示PPT中的最佳工作結果,教師點評最快完成組的工作成果,其他組亦可針對該組進行點評。由第二名組提出問題或質疑,第一組必答。若回答正確則加1分,否則減1分進入第二名。在此過程中,教師可提問:“如果發現記賬過程的錯誤如何處理”,以鼓勵學生搶答解決辦法,從而引入下節課的內容——“暫記賬戶”。
第七環節,課堂總結及啟發思考。教師總結西方會計循環過程及完成本工作任務所需步驟,並提問“總賬需要結轉的要素有哪些”等問題。隨後彙總各組分數,得出冠軍組。最後,教師播放“奧林巴斯”財務醜聞案中,引導學生關於財務賬簿及財務報表舞弊的動機及相應公司負責人、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的思索,學生觀看案例,深入分析,引以為戒。
第八環節,課後作業。教師布置作業,要求互換角色完成Body firm 公司剩餘的工作任務。預留課後拓展的網址,要求學生登錄上述網站嚐試分析會計科目的設置對會計報表的影響。教師回收小組工作任務成果以備打分,檢查教學資料及工作台的齊備情況。學生將各組工作任務成果之一總賬上交教師。
項目實施後,教師需要進行教學後記的撰寫,可以從如下幾方麵檢驗項目設計及實施的效果:如項目的教學情境設計及項目任務資料是否恰當;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是否合理;教學過程是否符合項目教學法的教學規律;學生的項目任務完成情況是否達到預期目標;學生的會計分錄、會計賬簿的填寫是否準確;課堂氣氛是否活躍、有沒有個別不積極主動完成任務的學生;下次的項目教學應采取的應對措施等等。
參考文獻:
1.肖颯,薛香梅.高職高專“會計英語”實訓教學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09,(4).
2.寧小博.會計英語(第二版)[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