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賣畫老者(1 / 2)

葉清歌累了一天,本要打馬回府。行在街市之中時,見路上行人在前麵圍成一團,無法通行,他吆喝一聲,提醒前麵眾人避讓,誰知眾人似在觀看什麼,太過入神,竟無一人理會他。葉清歌心中好奇,下馬一看,原來是一賣花老者,在街邊臨場作畫,引得一眾行人的圍觀。葉清歌本就偏愛書畫,他走進仔細一瞧,見那作畫的老者麵頰紅潤,神采飛揚,眉長須白,道骨仙風,他手中所持並非毛筆,而是地上隨手拾來的一塊碎石,右手粘墨於上,寥寥數筆,將幾株寒梅已勾勒得栩栩如生,生機勃勃。

老者手突然一停,拋開碎石,又用拇指在畫上左右來回塗抹,看似隨意,但不消片刻那如雲淡墨已化作畫中的林間清水,絲絲流動。葉清歌心道:“如此以碎石,拇指作畫,真是前所未來。”又過半柱香的功夫,老者站起身來,又摘下旁邊樹枝沾了些清水,在畫中塗抹,區區數筆後,一幅畫已經完成。但見畫中山水清瘦,草木靈秀,雲騰霧起,出塵寫意,盡顯大家之風,惹來眾人讚歎連連。葉清歌心道:“這老人胸中藏盡天下秀色,筆法高超精湛,自己遠不如他。”

這時人群中有一體態富貴,打扮文雅的中年男子道:“老先生畫技高超,晚輩大開眼界,晚輩願出錢買老先生的妙筆丹青,不知道先生可否開價?”那老者負手笑道:“七十兩白銀,老爺隻管拿去。”那中年男子愕然道:“區區一幅畫,盡要七十兩銀子,老先生是否在說笑?”人群眾人也均有同感,要知眼前這老者雖畫技過人,但卻非當今名家,一幅普通的丹青盡然要收七十兩銀子確實有些讓人難以接受。

老者卻不理不睬,隻是點頭確認。那中年男子嘿嘿冷笑道:“老先生是欺我不懂畫嗎?此畫雖好,卻非名家手筆,七十兩白銀可以買一百張不止。”老者笑道:“你隻管去買,總之我是不賣。”那人心中惱怒但顧念老者年邁也不欲計較,冷哼一聲,轉身離去。眾人見這老者自恃清高,如此孤傲,皆搖頭離去。本來有幾個想買畫之人也“知難而退”。老者也不生氣,拿起手中酒壺吟了兩口,坐在原地又自顧自的繼續作畫。

葉清歌目睹完一切,走上前去向老者問道:“老先生,這畫還賣嗎?”老者抬起頭來,打量了葉清歌兩眼道:“打開門做生意,自然是賣。”葉清歌一臉尷尬的指著自己身後白馬道:“我身上銀兩不多,但我這匹馬是上好的西涼品種,彪悍無比,可值百兩,不知道老先生是否願意與我一換。”那賣畫老者站起身來,撫了撫下顎長須,笑道:“馬我不要。”葉清歌聞言極為失望,歎道:“如此的話,那晚輩身上也無多餘銀兩,隻好與老先生別過。”說完轉身欲走。

那老先生看著葉清歌的背影喚道:“且慢。”葉清歌轉過身來麵露疑惑道:“老先生還有何吩咐?”賣畫老者道:“既然你對此畫如此喜歡,我就便宜點買給你。”葉清歌苦笑道:“實不相瞞,晚輩是拿朝廷俸祿的,一月不過十餘兩奉銀,現在手中餘錢不多,老先生就是便宜一些,晚輩隻怕也出不起價。”賣畫老者不悅道:“莫非你身上連一文錢都沒有?”葉清歌不明其意,一時未答。又聽那老者道:“此畫我便宜些,就一文錢賣給你吧。”“一文錢?”葉清歌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老者點頭確認道:“年紀輕輕,耳朵就這麼不好使嗎。”

葉清歌搖頭道:“就算是畫紙,也要十幾文錢,前輩你這樣豈不是賠本買賣。”老者擺手道:“伯牙斷琴,事為知音。小子你為了老夫的畫寧願以良駒來換,老夫就不能為知音,虧本一次嗎?”葉清歌聞言暗忖:“原來這老者之前將畫價標的那樣高,隻是為了尋找真正懂他畫的人。”他抱拳行禮道:“前輩,高義,晚輩受教了。”那老者被葉清歌一讚也頗為得意道:“士為自己者死,區區一番丹青,也未算的了什麼。”葉清歌笑道:“好一句士為知己者死,但前輩有沒有聽說過另外一句話叫做‘酒瘋自己千杯少’,晚輩願請前輩樓上喝上幾壺。”說完他指了指前麵不遠處的酒樓。老者頷首一笑道:“有何不可。”

二人進入酒家上到二樓坐下,此時店中小二樂嗬嗬的上前問道:“二位客官,要吃些什麼。”葉清歌本欲隨便要點店中特色,小酒小菜便罷。豈知那賣畫老者搶先道:“先要一份兒‘活蝦活吃’和‘香酥乳鴿’,再要一條‘銀絲銀鯽’,活蝦定要龍亭湖中的赤蝦;乳鴿一定得蒸到最爛,麵粉不要放得太多;至於鯽魚你這店中做得還頗合我口,沒其他要求。”又想了一想道:“今日我小友請客,便不點太貴,再來一盤‘八寶茄夾’和‘夾沙冬瓜’即可。”葉清歌暗想:“這老者對這飲食一道還真有研究。”店小二寫完老者所點的幾道菜名,笑道:“聽老爺口音不像是本地人,但所點之菜都是我汴州城的特色名菜......老爺肯定是位品菜的行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