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四三三陣(2 / 2)

符烈冷笑道:“趙兄,好箭術。”

趙匡義搖頭道:“所為唇亡齒寒,匡義無能,卻也不能讓你奪了這偵騎營的大旗去。”符烈道:“隻管放馬過來。”說完縱馬朝趙匡義殺奔而來。

趙匡義見符烈來勢洶洶,又連射三箭,沒想符烈好生了得,竟被一一躲過,隻好拔出腰中長劍,撚起一招劍訣,迎殺而上。兩隊其餘眾人也兵鐵相交,互相廝殺起來。

葉清歌見左右親衛營和偵騎營互相牽製,殺得難解難分,長嘯一聲喊道:“鐵騎安在?”

驃騎營眾人答道:“在!!”說完,葉清歌策馬當先,領著驃騎營十人,前後分為三排向左角巽位的水戰營殺去。衛西武、張順、王德三人,一字排開領在最前一排;顧原、葉清歌、趙德柱四人,緊跟其上衛於中間一排;而後是錢虎、孫勝、鄧航、黃傑,走在最後。

第一排的衛西武三人,勢成犄角,如槍頭一般直插敵陣複地;而第二排左右兩邊的顧原與趙德柱,則防止兩邊夾擊,葉清歌位於中心,指揮調度,來回照應;後麵一排也是一字排開,負責抵禦後麵敵人的繞後包夾。

此陣十分靈活,變化無端,例如左右兩邊的錢虎、黃傑,不但要防止後麵敵人,在衝殺突進時,又會衝在前麵與第一排的三人組成五行陣勢,若是兩邊敵人眾多,又會和中間一排的顧原、趙德柱連成一線互相照應。

然而有深蘊陣術的葉清歌指揮調度,眾人配合得十分默契,攻守有度,所向披靡。這陣法正是那日葉清歌看見蹴鞠之後,奇思妙想,設計而成,因前後三排,最後一排多出一人,故取名為四三三陣。

水戰營沒有見過這等新奇的陣術,一時難以抵擋,不消多時,衛西武手中狼牙棒左右橫掃,擊飛三名敵軍,為驃騎營搶到第一麵大旗。

眾人還在為之雀躍之時,又見葉清歌長劍直指艮位喊道:“隨我來!。”此時艮位的步軍前營、與坎位的步軍後營相鬥正酣,見葉清歌一眾殺來,大感措手不及。兼且對手陣法奇特,攻時利若青虹,守時水泄不通,漸漸生出不敵之心。

又鬥一盞茶功夫,兩營隊領都知如此下去,必將被其一一擊破,他倆本是舊識,對視一眼,便心領神會,招呼人馬,向驃騎營十人左右聯手合擊。

葉清歌見勢一笑,喊道:“左路盯守。”陣中左邊一排的衛西武、顧原、錢虎、孫勝四人聞言,迅速連成一排,形如殘月、抵擋住軍陣左邊的步軍前營。

這變化是葉清歌從蹴鞠中的防守陣型演化而來,當對手將主要攻擊點放在左路時,防守一方就會讓左邊的前鋒和中場隊員召回,然後配合後衛一齊防守,是為左路盯守。四人拚盡全力,悍不畏死,一時之間步軍前營的十人寸步難進。

葉清歌又道:“右出七星。”其餘幾人一聽,迅速變換位置,前鋒後移,後衛前逼,中路向右邊挺進,即成天罡之勢。張順、王德為璿柄,鄧航、黃傑位璿樞,葉清歌馬踩璿璣;一路縱橫,朝右路步軍後營十人對直插入。天罡七星暗含玄機,變數無常,葉清歌翩如蛟龍,劍影飄飛,其餘幾人,氣勢如虹,勇不可擋,眨眼之間步軍後營潰不成軍,亂作成一氣,緊緊守在大旗周圍。

突然驃騎營,停止攻擊,轉馬後移,又衝步軍前營方向殺回。步軍前營十人還要抵擋,哪知抬眼一看,葉清歌飛身跳起,形如飛鳥,越過敵軍頭上,落在艮位大旗處,已伸手取下。

步軍兩營人人目瞪口呆。最最著急的還數丟失大旗的步軍前營,那領隊指揮欲要策馬殺回,搶奪失旗,無奈身前衛西武等人,彪悍無比,哪裏抽得開身。他心中火急,亂了陣腳,其餘戰友也亂作一氣,紛紛被打落馬下,若真是在沙場之上,隻怕早作了刀下亡魂。

葉清歌跳回馬上,又揮軍殺向巽位中的步軍後營。此時步軍後營毫無士氣,無心念戰,沒過多時又被鄧航搶下一麵大旗。

幾番爭搶下來,驃騎營加上自己的大旗已連拔四麵。葉清歌放眼一瞧,此時符烈的右親衛營已沒有再與趙匡胤的左親衛營糾纏廝殺,而是放棄兌位水戰營的的大旗,轉手拿下了北方離位和東南乾位的兩麵大旗。而趙匡義的左親衛營也乘機拔掉實力不濟的水戰營大旗。

衛西武向葉清歌提醒道:“還有一炷香的時間比賽就結束了,隻要我們撐住,不讓對手搶走大旗,就能奪魁。”葉清歌點頭道:“退回艮位,列陣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