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清歌心中一喜,正想落身在符烈的戰馬之上,豈料符烈落地之時揮出一戟,將自己愛馬兩支後腿一並斬斷。那馬兒口中發出一聲淒慘叫聲,失去平衡,翻身倒地。如此這般,葉清歌,符烈同時失去戰馬,落地又戰。
符烈槍法威猛,勢比千軍;葉清歌劍法精妙,飄忽無端,倆人又鬥數十回合不分高下。一旁隊友,多番廝殺,也是難解難分。突然聽得場外,金鳴之聲,才知三香已盡,比試結束。
葉清歌腳踏“行雲流水紋”收劍後瞬息退開五丈之外笑道:“時辰已經,還要再戰嗎?”
符烈冷哼一聲,插戟於地,憤恨不語。
此時隻聽場外令官高聲宣布道:“左親衛營奪得大旗兩麵,位列第三;右親衛營奪得大旗三麵,位列第二;驃騎營奪得大旗四麵,位列第一;其餘各營未得一旗,不與排名。”
葉清歌、衛西武等人聞言,欣喜不盡,場外五百驃騎營的將士更是歡聲雷動,雀高高呼。趙匡義搖頭一笑,走上前道:“清歌兄弟,武藝超群,指揮若定,匡義佩服。”
葉清歌微微一笑謙虛道:“小弟隻是全憑運氣。”
趙匡義道:“兄弟過謙了。”說罷拍了拍葉清歌肩膀向場外走去。
柴榮身在高台之上,看得清楚不過,頷首而讚,後又朝趙匡胤問道:“此人便是那日的葉清歌嗎?”
趙匡胤回道:“正是皇上禦封的驃騎營指揮使,驃騎校尉葉清歌。”柴榮點頭道:“趙卿家慧眼識英雄,為朕推舉這般少年英雄,可記一功。”
趙匡胤頓首道:“聖上洪福,與微臣無關。”
柴榮撚須一笑甚是滿意道:“讓他上前來。”
旁邊傳令官得令,拉開嗓子傳道:“聖上有令,獲勝一隊上前聽封。”葉清歌一眾聞言欣然來到高台之下,俯身拜倒,口呼萬歲。
柴榮朝葉清歌道:“站起身來,讓朕好好看下,我禁衛軍中的少年英雄。”葉清歌聞言站起,卓然而立,器宇不凡,神采飛揚;其餘九人也是龍精虎猛,雄壯挺拔。
柴榮打量一番,又點頭道:“你們十人剛剛陣法精奇,朕生平僅見,不知是何陣?”
葉清歌回道:“此陣名叫四三三陣,乃末將新創,所以聖上才未從得見。”柴榮頗感意外道:“不想你少年了得,竟會自創陣法。”
葉清歌答道:“微臣也是突發奇想。”
柴榮麵路讚許,沉思片刻道:“你治兵有術,深蘊戰法,隻用來管理驃騎營五百餘人,實在大材小用了些。”說到此處,他又看了看身後副使潘美道:“潘愛卿,查查哪方節度使的軍馬最多,再調派一些到驃騎營帳下。”
潘美聞言道:“那且容臣回軍中查看後,再向皇上稟報。”一旁殿前都點檢張永德接口道:“微臣知曉,親衛都指揮使李重進手下新增騎兵三千或可調遣。”
柴榮聞言眼中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冷厲,向李重進看去。
李重進急忙拜倒言道:“屬下,確實新征不到三千騎兵,但還未嚴加操練,所以才沒有向聖上稟明。”要隻唐朝之所以覆滅,便是因後期各地節度使擁兵自重造成,此時李重進募兵不報,確有謀反之嫌。
柴榮冷道:“都便一並合入禁軍驃騎營中,由葉清歌統管吧。”李重進連連稱是,退到一旁,向張永德投來怨毒的眼光。後者置之一笑,不予理會。
今日柴榮心情頗好,也沒有再做追究,轉向葉清歌道:“朕就命你為,馬步親軍都虞候,驃騎軍指揮使,你定要為朕盡忠職守。”
葉清歌心中歡喜,口中領命道:“臣絕不辜負聖上抬愛。”
柴榮微微點頭,又向眾人說道:“大戰在即,正是用人之際,眾卿要為朕多多推舉人才才是。”一幹權臣齊齊稱好。
此時一旁的宣懿皇後符氏擔心皇帝的身體,向柴榮勸道:“此處風大,聖上已操勞半日,有什麼政事還是回宮再議吧。”
柴榮正在興頭,被符氏這樣一說,微微皺眉,但他英明聖賢,轉思又覺皇後也是一番好意,便點了點頭道:“那就暫且回宮再議。”
他又看了看校場之中上萬兵甲,大有意猶未盡之態,隨後又讓趙匡胤叫上趙匡義、符烈、葉清歌三人也隨眾臣一同入宮議事,這才起駕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