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4 尷尬的反串跨性別兒童(2 / 2)

但是生活給了跨性別人群更多的刁難。心理健康慈善機構ACE去年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9%的跨性別青少年坦承他們有過自殘行為,相比之下,16歲到24歲的所有青少年中有此行為者不超過9%。

因此馬爾帕斯針對兒童跨性別問題建立了一個義工團體,為孩子具有變性傾向的父母提供心理支持。他說,這些父母的需求相對一致:希望能夠確認自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想了解如何向孩子的祖父母解釋,等等。但孩子們卻多種多樣,有些人隻是想享有探索個人風格的自由,他們的跨性別意識是暫時的,很多喜歡長發或芭蕾舞裙的男孩長大後自視為男人——不管他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但對另外一些人——來說,例如莉莉和傑西卡這種性別錯位是深入、永久的。

這並不是說孩子有精神疾病。在這個問題上,馬爾帕斯毫不含糊。「這不是心理疾病,」他說,「就很多個案而言,也不是由其他心理疾病或者特殊的家庭模式引起的。這就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一部分。如果一個8歲女孩因為短發和男性化裝束在學校遭遇坎坷,受到欺淩,這不是她的心理有問題——是世界的心理有問題。」

自2008年起,APA(美國心理學會)的立場就是變性、性別認同和性別表達應不受歧視。自2013年起,澳大利亞允許居民選擇成為男女之外的「X性別」,而德國也允許雙性新生兒的性別欄留空白。2014年,Facebook允許用戶從56種性別裏自由選擇如何定義自我。如今,哈佛、普林斯頓、耶魯等一流大學提供的學生醫療保險裏還涵蓋了激素治療和變性手術的選擇。其他人能做的,是幫助他們以他們本來的麵目融入社會,幫助他們調節心理與壓力引發的情緒反應。除此之外,他們很好,不需改變,更無需外力強行介入幹涉。

4.給父母的建議

雖然全世界都在慢慢認同跨性別兒童,但是其父母依舊承受著巨大的心理痛楚。就如同莉莉的母親所說的,看到自己的兒子慢慢長大,而且外表一看就是一個結結實實的小夥子,但是他卻喜歡穿裙子戴項鏈。

莉莉母親曾回憶,有一年帶著莉莉去朋友家玩,大家叫莉莉在遊戲中把裙子脫掉,結果莉莉大發脾氣,即使身邊有很多的人看著她,她依舊堅定地不肯脫下裙子。莉莉的母親說,如今才意識到,別人都叫她把裙子脫掉,但她卻偏偏穿著,這對於她而言其實是一場美妙的經曆,所以這也堅定了她以後不再穿回男孩子的衣服。

除此之外,莉莉的行為還導致了她父母之間的關係變得很緊張。在一次全家出行時,莉莉的祖母竭力阻止莉莉母親給自個兒孫子買粉色帶亮片的帆布背包,因為她覺得這會助長莉莉的氣焰。

莉莉母親說:「接受你的孩子有可能是跨性別者這個事實非常艱難,但是事實已經發生,我們又必須麵對,我們應該怎麼辦?」以下是給予跨性別兒童父母的一些建議:

1.別慌,你並非孤立無援。

網絡上有一個名為人魚(Mermaids)的網站,通過它可以幫助你聯係各大支持網絡。或者搜索Gires,這個網站有很多有關性別焦慮症的信息,你也可以觀看上麵的在線視頻,得到你想要的東西。另外,嚐試著和其他有同類孩子的家長會麵也能從中得到自信的心態。

2.我們的孩子一切正常

「是我們需要醫生的診斷來說服我們支持孩子,孩子並不需要。跨性別的孩子有很強的自我意識,他們清楚自己是誰,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也應該這樣。」「我們的孩子和別的孩子沒有差別——都一樣需要被愛、被支持、被認可。」

3.坦然告知孩子

「教養跨性別兒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坦然相告。其他的孩子不會去質疑跨性別兒童的性別選擇。

這能增強跨性別兒童的信心。」

4.別讓別人的態度傷害到孩子

因為有很多人隻會在乎自己孩子的生物性別,而無視其是否有一顆美好的心靈。那些人的憎惡和否定會讓孩子難受。別讓他們從小就見識大人歧視的眼光,別讓6

歲的生命去體驗許多人一生也經曆不完的痛苦。

5.沒設身處地經曆過,就別對我們指手畫腳

告訴其他家長,你跟其他家長沒什麼區別。鼓勵自己的孩子表達心聲並選擇自己喜歡的裝扮(無論是男裝還是女裝),使他們樹立自信心,發現真我。愛護孩子,支持並接受他們的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