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做對的事,而不單是聰明的事
開誠布公是使人際關係和諧的前提條件,但是開誠布公也需要有限度。你不是需要“坦白從寬”的犯人,在對人無害的情況下保留自己的隱私是你的權利。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要懂得為自己的嘴巴上把鎖,別讓你的真誠坦白反過來害了自己,這才是最“對”的事情。
心事可以說,但不能隨便說
每個人的內心裏都有一片私人領域,在這裏我們埋藏了許多心事。心事是自己的秘密,隻可留給自己,而不能隨便說出口,也許它會成為別人要挾你的把柄,使你追悔莫及。
很多人有一個共同的毛病:心裏藏不住事兒,有一點點喜怒哀樂,就總想找個人談談;更有甚者,不分時間、對象、場合,見什麼人都把心事往外吐。
其實這也沒有什麼不對,好的東西要與人分享,壞的東西當然也不能讓它沉積在心裏。說可以,但不能隨便說,該說的則說,不該說的千萬別說。
之所以處理心事要如此慎重,首先是因為心事的傾吐會泄露一個人的脆弱麵,這個脆弱麵會讓別人改變對你的印象,雖然有的人欣賞你脆弱的一麵,但有的人卻會因此而下意識地看不起你。最糟糕的是脆弱麵被別人掌握住,會成為你的致命傷,這一點不一定會發生,但必須預防。
其次,有些心事帶有危險性與機密性,例如,你在工作上承擔的壓力,你對某人的不滿與批評,當你毫不顧及地傾吐這些心事時,很可能有一天會被人拿來當成對付你的武器。
那麼,對好朋友應該可以說說心事吧!答案還是:不可隨便說,你要說的心事還是要有所篩選。因為你目前的好朋友未必也是你未來的好朋友,這一點你必須了解。
即使是對家裏人,也不可隨便把心事說出來。因為家長對你的心事的感受與反應並不是你能預期的,譬如,配偶因此對你產生誤解,甚至把你的心事也說給別人聽。
然而,閉緊心扉,心事“滴水不漏”也不是好事,因為那樣你就會被人看做不可捉摸與不易親近的人。
所以,真正聰明的人偶爾說說無關緊要的“心事”給周圍的人聽,以降低他們對自己的揣測與戒心。同時,對自己真正的“心事”三緘其口,這樣,我們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遊刃有餘,春風得意。
真正聰明的人從來不輕易讓別人看出他有多大的智慧和勇氣,因為他們知道,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獲得別人的尊重。所以,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要懂得讓別人了解你,但不要讓他們摸清你的底細,隱瞞你的實力和知識的訣竅是要胸有城府。
別拿秘密交換友誼
很多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喜歡把自己的隱私拿出來說給大家聽,認為這樣可以與大家更親近,更容易成為朋友。用分享隱私的方式拉近朋友間的關係並不是一個好的交友方式,但也不是不能說,你所要做的是要把握好度,明白哪些可以跟朋友分享,而哪些是“不能說的秘密”,要保護好自己的隱私。
個人信息可分為絕對隱私、非隱私、相對隱私三大類,前兩種較好把握。比如,會對工作產生重大影響的家庭背景、親人朋友關係、情感,會影響他人對你道德評價的曆史記錄,與傳統相悖的生活方式,與上司、重要人物的私交等信息,都是需要保護的絕對隱私。說話時,最好權衡利弊,全麵考慮這些信息在曝光後可能帶來的影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一件事在一個環境中說出來無傷大雅,但換一個環境則可能成為敏感的“雷區”,這就屬於“相對隱私”。分清這類隱私,要先弄清你所處的環境。該如何麵對相對隱私呢?切記一點,千萬不要把同事當心理醫生。比如,要好的同事可能會問你:“最近和你男(女)朋友的關係怎樣啊?”你可以大而化之地說“還行”。對方可能隻是出於善意的關心,你最好也點到為止,不必作進一步的解釋,識大體的同事也不會糾纏著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