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隱私保衛戰,無論是辦公室、洗手間還是走廊,隻要是在公司範圍內,都不要談論私生活;不要在同事麵前表現出和上司超越一般上下級的關係;即使是私下裏,也不要隨便對同事談論自己的過去和隱秘思想;如果和同事已成了朋友,不要常在其他同事麵前表現得太過親密,對於涉及工作的問題,要公正,有獨到的見解,不拉幫結派。有些同事喜歡打聽別人的隱私,對這種人要“有禮有節”,不想說時就禮貌而堅決地說“不”。
千萬不要把分享隱私當成打造親密同事關係的途徑,同事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組成的,都有著自己的“小算盤”。我們不妨試著換位思考,站在同事的角度想一想,也許更能理解為什麼有些話不該說,有些事不該讓別人知道。全麵地看待問題,會有助於你權衡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保護隱私,一來是為了讓自己不受傷害,二來也是為了更好地工作。但也沒必要草木皆兵,若對一切問題都三緘其口,則很容易讓人覺得你不近情理。有時,拿自己的缺點自嘲一把,或和大家一起開自己的無傷大雅的玩笑,會讓人覺得你有氣度、夠親切。
找個理由作為辦事的依托
求人辦事也要名正言順,要有個理由、有個說法、給個交代,或找個借口、作個解釋。在求人的理由上做文章,實際上就是為自己求人辦事尋找個好借口。
人類是理性的動物,不論什麼事情,都希望能給別人個說法。即使是無賴之人,也不願讓人說自己無理取鬧,他們總會有自己的“歪理”;皇帝殺臣下、除異己,也得給文武大臣個解釋。在求人辦事時,我們也總為自己找個借口。
借口有時候是求人辦事的最好理由,找人辦事,總是要找一定理由的,但具體應該怎樣找理由就應該多下一番工夫了。
以廣告人為例,他們可以說個個都是找借口的高手,當速溶咖啡在美國首度推出時,曾有這樣一段故事。製造速溶咖啡的廠商預測這種咖啡的“簡單”、“方便”會大受家庭主婦的歡迎。沒想到事與願違,其銷售並無驚人之處。姑且不論味道如何,大概是因為“偷工減料”的印象太強的關係。因為那時在美國,咖啡一直都是在家裏從磨咖啡豆開始做起的飲料,隻要注入熱水就能衝出一大杯咖啡來,怎麼看都太過簡單了。
所以,廠商便從“簡單”、“方便”的正麵直接宣傳,改為強調“可以有效利用節省下來的時間”的廣告戰略——“請把節省下來的時間,用在丈夫、孩子的身上”。
這種改變形象的做法,去除了身為使用者的主婦們所謂“對省事的東西趨之若鶩”的內疚。因為“我使用速成食品,不是為了自己的享樂,而是可以把節省下來的時間用到家人身上”。此後,速溶咖啡銷量急速上升。
人都是這樣,辦事情講究名正言順,你給他一個正當的名義,他是很樂於做些自我欺騙、掩耳盜鈴的事的,尤其是事情對自己有利的時候。就如,嗜酒者從不主動要求喝酒,卻以“隻要你想喝,我陪你喝”或者“我奉陪到底”,“舍命陪君子”這類借口來達到心願。
在辦某件事時總要找個理由作為依托,這樣才算圓滿;而且在這種理由的掩蓋下,即使他人知道是自己的責任,也會一味推卸。利用人們的這種心理,先替對方準備好借口,對方就不好再推辭。比如,送禮時,先要說:“你對我太照顧了,不知如何感激,這是我一點小意思,請您接受。”由於有了借口,所以淡化了對方的內疚心理,對方定會欣然接受。
在求人辦事時,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不妨先在理由上做足文章,為辦事找個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