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籃球隊並不是李寧唯一的目標。1月24日,瑞典奧委會宣布李寧將成為瑞典奧運會代表團指定體育裝備合作夥伴,合作為期4年。在合作期間,瑞典奧運會代表團全體隊員將身著李寧專門設計的運動及領獎裝備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溫哥華冬季奧運會。在成為瑞典奧委會的官方合作夥伴後,李寧品牌將出現在瑞典各種與奧運會相關的宣傳中,李寧也有權在瑞典境內出售與奧運會相關的產品。在此之前,李寧還與成績一流的蘇丹國家田徑隊正式簽約。
作為最易複製也是最有效的策略,擁有兩支世界一流籃球隊,躋身曾經為國際品牌所壟斷的國外奧運會國家隊頂級讚助團隊,“明星燙手”的李寧希望在奧運會賽場上“遍地開花”的野心展露無遺。資源的分散並不意味著效果會大打折扣,在吳偉國看來,作為一個全方位的運動品牌,李寧不可能狹隘地專注於某一個運動項目上。“雖然資源全部集中在一個點上,力度會大很多,但這不應該是李寧品牌所選擇的策略。”吳偉國說。
整合市場,趕超國際大牌
據李寧內部人士透露,目前李寧的目標是保持前三,且市場占有率與第一名的差距不能超過4個百分點,目標已不再是超越對手,而是暫時不被對手甩得太遠。想成就偉大品牌的李寧明白,自己所“販賣”的是遠比鞋子、衣服更複雜、更有意義的東西。對李寧來說,目前最大的缺憾就是曾經浪費掉的時間和市場機會。李寧不可能一夜之間把所有的一切都完全改變,在體育產品設計中融入更多感性元素並不是李寧的發明。正是耐克率先倡導跨越專業需求和時尚需求的鴻溝,當其他品牌為更好地劃分體育和時尚的“楚河漢界”而殫精竭慮之時,耐克卻將運動變得性感起來,在無所不在的“性感推力”作用下,耐克成就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2008年是李寧品牌實施國際化戰略的一個階段,2009年到2013年是一個階段,2014年到2018年又是一個階段,任何一個品牌當它從本土品牌變成國際品牌的時候,它需要相當大的資源支撐它做這樣的事情。李寧在全世界運動行業,規模並不算很大,但是我們會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吳偉國認為,李寧在過去的兩年裏其實打了不少漂亮仗,但遺憾的是這些漂亮仗都是以一個個點的方式出現的,火花出現了以後就無聲無息了。
“我們以後做市場營銷的時候,會用更專業的手法按照國際品牌的水平做,也就是說,我們會從整合的角度做,而不是采取單點式的做法。這個整合肯定要將營銷、產品、渠道等各個方麵串起來,因為建立一個品牌絕對不是一個點的戰爭,而是線和麵的戰爭。也隻有靠不斷地擴充、累積,才能有比較明顯的效果,建立品牌真的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和工作。”他感歎說。
貴人鳥“思變”:年輕化更有前途
文/周再宇
【標簽】貴人鳥 李寧 品牌 定位 年輕化
經過多年高速發展,伴隨著體育用品市場的井噴,以晉江品牌為代表的中國本土運動品牌實現了超常規發展。然而,2010年末李寧公司訂貨量下跌與關店整合,引起了業界對本土運動品牌發展的深層次思考。市場觀察人士普遍認為,李寧公司訂單的減少隻是一個導火索,市場做出強烈反應,是因為擔心本土運動品牌以新開門店增厚業績的方式碰到了“天花板”,本土運動品牌如果不改變多年來一成不變的發展路徑,將很難突破成長瓶頸。
從跟風造牌到劍走偏鋒
在人們的印象中,本土運動品牌的崛起跟大手筆的資源投入、塑造品牌的強烈渴望、山寨式模仿的本能是密不可分的,由此形成了安踏、361度、特步、喬丹、匹克、貴人鳥、鴻星爾克、德爾惠、美克、喜得龍等眾多以晉江品牌為代表的本土運動品牌發展路徑。
但是,這樣的發展路徑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北京奧運會之後,中國體育市場形成了井噴之勢,市場擴容帶來的競爭升級、營銷升級將體育用品行業的競爭推向了極致。但從2009年到2010年,依靠鋪渠道、多開店帶來水平式增長的模式遇到了瓶頸,到了一個臨界點。而提高品牌溢價能力實現垂直式增長,則還有一定的空間。”一位多年從事體育谘詢的資深人士說。同時,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窮則思變”,依靠鋪渠道、多開店的路徑走不下去時,隻有尋找新的路徑。提高品牌的吸引力和提高品牌的溢價能力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事實上,本土運動品牌承受的壓力不僅僅來自於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品牌。因為同質化嚴重,且本土運動品牌大都定位於運動與休閑之間,想要繼續發展下去,就需要更為專業的劃分,挖掘更深層次的體育精神,強調體育的內涵,突出運動品牌本身。